運用辯證思維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 2022-11-24 08:56:00??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運用辯證思維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 □高 瑩 辯證思維是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分析矛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要求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認識問題、處理關系。認真研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讓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注重運用辯證思維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推動了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 堅持從系統全面的角度看問題,統籌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之間都是彼此聯系、不可分割的,如果孤立地、片面地、簡單地看問題,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20世紀90年代,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反腐敗只會給改革開放大好形勢帶來干擾和障礙的錯誤論調,習近平同志對如何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思考,認為經濟建設與反腐敗之間密切相聯,既矛盾對立,又辯證統一。鑒于此,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并反復強調改革發展與反腐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反腐敗與加快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是一致的,反腐敗對經濟建設不僅無礙,反而有益。只有克服消極腐敗現象,才能維護正常經濟秩序,才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民主法制的完善,才能有效遏制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也才能從根本上鏟除腐敗現象賴以生存的土壤和條件。此外,系統全面并不意味著均衡用力,要根據輕重緩急,精準發力,突出重點,帶動全局。習近平同志赴任寧德之初,即開始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馬路邊的腐敗”。當時,有些人認為相對于寧德的貧困,應該首抓經濟發展,而非一上來就剎風,挫傷了大家的積極性。對此,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我們的目標是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廉潔的政府、清明的政風。對于脫貧致富任務極其艱巨的閩東地區來說,更應將講廉政作為突破口,以此團結和帶領干部群眾共同奮斗、擺脫貧困。 堅持從內外因相統一的角度看問題,合力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習近平同志在領導反腐倡廉工作的實踐中,準確把握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內外并舉,自律與他律協同發力。一方面,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增強自身免疫力,以內在的自律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形成反腐防火墻的前提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習近平同志對于權力觀,有著深刻的認識:時刻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堅持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決不把它變成謀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破除“官本位”意識,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始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上;必須與黨同心同德,自覺地為民盡責、為國竭力、為黨分憂,自覺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與威信。黨員干部只有真正站穩人民立場,才能剪除滋生腐敗的根源。另一方面,建章立制,以外在的他律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習近平同志認為,體制不合理、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是滋生腐敗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一整套系統、全面的制度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的使用,才能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主持出臺關于地委和行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12條規定和5條補充規定,推行“兩公開一監督”和群眾舉報制度,以此約束領導干部的權力使用;在福州工作期間,他先后提出和建立領導干部“七不準”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十反對十提倡”、黨政機關干部“五條廉政紀律”、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審批“四嚴四寬”原則、貴重禮品登記報告制度等廉政制度;到省里工作后,他對搞好重點建設的防腐倡廉工作“約法六章”,支持政府相關部門繼續實施行政審批制度、財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制度建設。 堅持從發展的角度看問題,持續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處于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現實是由過去發展而來,也一定會從當下向未來發展。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把握事物變化的未來趨勢。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認真處理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階段性與長期性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要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艱巨性和持久性。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都決定了我們不能容忍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地委工作會上鏗鏘有力的話語:“反腐敗,講廉政,我們別無選擇。”廉政建設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任重而道遠。另一方面,道阻且長,怎么辦?長期性目標是靠一系列階段性工作輔以推進的。針對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習近平同志主張邊反邊改,邊反邊建,推動廉政制度建設循序漸進;主張立足當前,朝著正確方向,一步一步走、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一年抓成效,積小勝為大勝,常抓不懈,鍥而不舍,把懲治腐敗的斗爭引向深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生動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中蘊含的辯證思維,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領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要論述,也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切感受“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的偉大成就,堅定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 (作者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黨建部副主任、副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