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溪梯田 閩北大山的壯美雕刻
| 2022-10-08 09:41:40??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如果沒有無人機,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故鄉和所在的城市究竟有多少美。我從楓溪航拍梯田回來,端詳著電腦中所拍的一幅幅照片,心中禁不住蹦出了這句話。 從南平出發,車自浦城臨江下高速,經山下鄉向楓溪鄉行駛,一路有金黃稻田相伴,“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歌謠仿佛還在秋風中飄蕩。進入盤旋山路,大面積的塊狀梯田逐漸被條縷型山壟田所替代。越往高行走,這樣的梯田越來越多,只是難以找到合適的地點可以居高臨下觀看,沿途茂密的樹木竹林擋住了許多景致,楓溪之美也被大山隱藏了幾分。
楓溪隸屬于浦城,位于縣境西部,與武夷山交界,山高路陡,蜿蜒彎急,是閩北人跡罕至的高山區之一。多半路人行走于此,會把注意力放在交通安全上,少有人觀察到懸崖一側會有什么風景。加之近些年來,農村人口外流現象嚴重,全鄉常住人口不足三千,老舊的傳統村落只有零星的中老年人在堅守,沿襲著自然農耕方式勞作,平常很少有人到此探訪。當然,一些執著的攝影家們除外。 其實,我在十多年前,便從浦城攝影家們的作品中略有所聞楓溪之美,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前往拍攝,一直心心念念。直到今年九月豐收節前,聽說早有畫家到楓溪寫生,一住就是幾天。想想再遲些稻子便割完了,又要等到來年,我這才趕緊約上一位攝影家同行。 還真的需要感謝浦城縣的攝友,他不僅告訴了我們的拍攝路線,還提供了當地食宿的聯系電話。我們抵達岱后村委會落腳,一眼就看到,滿墻是當地攝影家們所攝并放大制作后送給村部的楓溪梯田照片,儼然就是鄉間最好的風光介紹與導航。當然,就像照片上遠山透出的光,攝影家們的愛心也是溫暖一片。村部有一對夫妻駐守,負責來往客人的吃住。妻子姓王,年紀不大,但大家都叫她王阿姨,她也感謝當地攝影家們對村里的支持。正是有了攝影家們拍攝與宣傳,楓溪梯田才逐漸為外人所知,前來采風創作的攝影家與畫家一批接著一批,甚至也有掛著閩A、閩D及滬、贛等地車牌的轎車前來,讓幾乎冷清遺世的高山小村有了些許生氣。
趁著日暮黎明時分,我們走進岱根、岱后、外源、池家、胡推等小村,一次次放飛無人機。騰空而起的無人機似蜂若鷹,嗡嗡地自由飛翔于山間各個角落,以不同的角度將大地俯瞰。借助遙控器上的屏幕,我仿若從空中鳥瞰,世代居住于此的楓溪人克服惡劣環境,以堅強毅力,將谷底溪邊至山腰及更高處的山體雕刻出大小不一的梯田,雖不及云南哀牢山元陽梯田那么大氣磅礴,但也是精琢細繪的人間美景。特別是早晚時分,大山深處光影明暗變化很大,令梯田的線條有如木刻般硬朗,音樂似流暢,加之稻谷栽種的品種不一,成熟時間有別,更豐富了大地色彩。雖然有的田已經開割,留下了空白與星星點點的稻垛,反而讓畫面有了黃與白的色塊對比。周邊山林與茶園的綠色、村落民居黑瓦或彩鋼瓦的加入,以及陰影處冷色與霞輝暖色的渲染,讓此時的楓溪秋韻有如壯美的版畫。 楓溪梯田的美我知道,但會美得如此令人震撼,卻是不曾料到的。然而,浦城攝友和岱后的王阿姨告訴我,楓溪之美不只在秋天,每年端午節前十天半月來看它,會是另一番讓人怦然心動的俊俏模樣。 如果你錯過了今年的楓溪秋色,那么明年的楓溪春韻,我們不見不散。(王敏) |
相關閱讀:
- [10-08] 科學養殖 讓他奔上致富路
- [10-08] “芝”香飄萬里 名滿譽全球
- [09-30] 浦城公路分中心推進災害防治工程消除道路安全隱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