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韓斌:看好農業 專心做菜農
| 2022-09-08 09:29:57??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初秋時節,富嶺鎮大莊村的群利種養殖合作社蔬菜種植基地內瓜果飄香,生機盎然,各種蔬菜瓜果長勢喜人,大棚內隨處可見菜農們忙碌的身影。
鄧韓斌察看育苗情況 “萵苣、空心菜喜陰,不需要太多的光照;番茄、黃瓜喜陽,可以種在光照較強的地方……”鄧韓斌是這個蔬菜種植基地的主人,說起種菜經驗,他頭頭是道。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對土地有種特殊感情,小時候,他喜歡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種玉米、地瓜等,看到自己種的作物結出果實,總是特別開心。長大后,他又將目光投向了農業,嘗試高山蔬菜種植,并在家鄉創建起浦城群利種養殖合作社蔬菜基地。 “我一直看好農業,民以食為天,不管是誰都離不開一日三餐,糧食和蔬菜是必不可少的消費,做好農業,肯定有不錯的前景。”作為“80后”的鄧韓斌,眼光看得很遠。2018年,他在九牧鎮黃畢村流轉了80畝土地種植茄子、辣椒等高山蔬菜,本想可以從中掘取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但因技術不過硬,導致產量極低,不但沒有掘到“金”,還虧損十幾萬元。 做農業,首先得懂農業技術。鄧韓斌很快意識到這一點。2018年冬天,他在網上找到“潭州農業學院”的精品課,一口氣報了十多名蔬菜種植技術課程。這個冬天,他每晚學到深夜。“紙上得來終覺淺”,有了理論的支撐,求知心切的他決定到一些大型種植基地去實地觀摩學習。這一年,他先后來到武夷山、建甌、光澤等地的蔬菜種植基地,虛心討教種植經驗。
指導菜農耕種 2019年,鄧韓斌在蓮塘鎮山橋村流轉4畝土地種植水果,在富嶺鎮雙坑村、富官村流轉30余畝土地種植辣椒、茄子等蔬菜。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了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技術,這一年,他種植的水果和蔬菜在產量、品質上都上了幾個檔次。 果蔬的豐收,并沒讓鄧韓斌高興上幾天,麻煩又找到了他的頭上,大批的蔬菜產出來,銷往哪里呢?“當地,一下子賣不完這一天幾百上千斤的新鮮蔬菜,賣到大城市的市場去,體量又不夠。”鄧韓斌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他只能把蔬菜拉到周邊縣、市的大型種植基地與別人湊車或湊單銷售。“成本高不說,還極不方便。我只能不斷擴大自己的種植規模,提高農產品的體量和品質,讓一些菜商和市場主動找上門來訂貨,這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隨后,經過當地村“兩委”干部和朋友們的幫忙,他先后在富嶺、官路、蓮塘、永興等鄉鎮十多個村流轉土地近200畝,因地制宜輪作各種果蔬。果然如他所料,大批的果蔬上市,訂單不斷,他不再為銷路發愁,而且收益頗豐。 “一個人是做不好農業的,只有帶動村民一起參與,才能做大做強種植業。”鄧韓斌說,“我們每到一個村子去發展果蔬種植,優先聘請當地村民到基地鋤草、整枝、采摘、挑選、裝箱等,男工每天150元,女工100元,超過8小時的,按加班時長計發報酬。同時,我們鼓勵村民自己參與種植,合作社墊付資金,提供秧苗、肥料、農藥等,免費進行種植技術指導,與村民建立定價收購或“隨行就市”收購協議,幫助村民解決后顧之憂。”目前,官路鄉東坑村已有4戶村民按照這種方式加入浦城群利種養殖合作社的“菜農”行列。 “一個人掙到錢不算富,所以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菜農’加入合作社,他們專心種好自己的菜,我們教他們種植和管理,幫助他們銷售,帶著他們一起增收致富,這就是我專心做‘菜農”的初心。”(周文倩 柳志勇 邵強) |
相關閱讀:
- [09-08] 南平市片區開發首戰告捷
- [09-08] 香飄萬里,“浦城大米”品牌價值360.52億元!
- [09-08] 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