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理想信念 增強斗爭精神更好承擔起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
| 2022-09-08 09:18:49??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堅持人民至上,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過學習第四卷,能深切感受到書中“人民”二字強調最多、分量最重,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與擔當自始至終、躍然紙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專題,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到“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字里行間飽含深情,充分彰顯了一個大黨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樹立了人民至上的光輝典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砥礪奮進、創新圖強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人民至上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宣傳干部學習第四卷,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時代脈搏,增強歷史自覺,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忠實履行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努力在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中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筆觸和鏡頭更多地對準群眾,把資源和力量更多下沉基層,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盼,認真傾聽群眾對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建議,努力在理論研究、新聞出版、文藝影視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要胸懷“國之大者”,把文藝為民、文化惠民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精心組織開展群眾性精神文化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堅持敢于斗爭,進一步錘煉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本領能力。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通過學習第四卷,能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大無畏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使命和勇于斗爭的堅強意志。馬克思指出:“如果斗爭只是在機會絕對有利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斗爭精神,敢于攻堅克難、頑強拼搏,敢于堅持勝利、成就偉業,充分體現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的斗爭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反復強調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并對增強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提出許多具體要求,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不竭動力。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宣傳干部學習第四卷,就是要常懷“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用黨的創新理論夯實敢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在“滾石上山”的偉大實踐中做到立場不含糊、信念不動搖、方向不偏離。要發揚“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準確把握和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風險挑戰,對于攻擊否定我們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敢于亮劍、敢于斗爭、敢于制止和批駁,最大限度消除錯誤思想和錯誤觀點發聲的空間。要練就“觀千劍而后識器”的斗爭本領,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講究斗爭的藝術和方式,深入實施“宣傳思想工作創新行動”,帶動干部隊伍提升七種能力,不斷增強宣傳干部的職業光榮感、崗位責任感、事業使命感,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