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夜校”中的閱讀分享會
| 2022-06-28 10:42:50??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飲水思源、勿忘老區’,‘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區的關懷、對老區群眾感情深厚的體現。” “黨的政策好啊,這些年,咱們革命老區村也發生了大變化,道路拓寬了,產業發展了,咱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對于基層青年干部來說,《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是值得深入學習如何擔當作為的又一生動教材。” “我們要俯下身子,扎根農村,用腳步丈量土地,切實用學習成果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發光發熱。” ……
閱讀分享會 日前,在浦城縣楓溪鄉岱后村幸福院內的“流動夜校”,伴隨著淅瀝的雨聲,一場特殊的閱讀分享會正熱鬧地進行著。該鄉駐村工作組干部同20余名從地災點、高陡邊坡轉移出來的群眾一起閱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并展開熱烈討論。 楓溪鄉岱后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27年冬,中共浦城縣第一個黨支部在岱后村建立,燃起了浦城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蒼莽群山中土黃色的古民居鱗次櫛比,每一座古建筑都凝固著古老的鄉愁記憶,承載著厚重的農耕文明史。
閱讀分享會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中強調,老區要立足本地實際,選準發展路子。”楓溪鄉黨委書記曹子強介紹說,岱后村的200余座古民居集中連片,建筑樣式古樸,原生態風貌完整,依山而建層層升高的屋頂獨具特色,深受攝影和繪畫愛好者青睞。近年來,楓溪鄉黨委政府立足岱后村實際,找準定位,將其打造為寫生、攝影、文學創作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積極爭取省級傳統村落提升改造項目,對岱后村集中連片古民居以“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統一修繕,實施管網下地完善污水處理體系以提升村容村貌,并修建寫生長廊、寫生亭及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以村集體流轉經營和鼓勵個體經營古村落民宿的形式,讓更多的游客進山來以后,能夠留下來、住下來。近年來,在岱后村黨支部引領下,該村還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種植和鄉村旅游產業,并成立岱后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運營,通過村集體流轉300畝農田用于種植水稻、芭蕉芋、玉米,養殖稻萍魚等,實現村民村財雙增收。如今,岱后村不僅是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還成為武夷學院藝術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閱讀分享會 發展產業提升鄉村振興硬實力,開展理論學習筑牢干部群眾思想根基。今年3月份以來,楓溪鄉依托“流動夜校+黨建”機制,以“學習+交心”的方式,通過茶話會、分享會等豐富的形式實現黨員干部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共學習、談問題、促實干、謀發展。針對本輪持續性強降雨,該鄉及時對全鄉各安全隱患點群眾進行轉移安置,并將“流動夜校”延伸到各村安置點,通過開設黨史學習教育、防汛安全知識、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及錐栗種植技術等專題課程,進一步豐富轉移群眾精神生活,穩定轉移人員情緒,防止發生“回流”問題。(邱春靜 李萍) |
相關閱讀:
- [06-23] 浦城縣七大應急救援方陣全力以赴開展災后自救
- [06-23] 縣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 [06-23] 農業農村部計財司領導到浦城縣調研糧油穩產保供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