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過后,“福建糧倉”積極開展災后自救!
| 2022-06-22 10:57:26??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傷口,很容易引起病害,一定要抓緊時間排水、扶苗,并做好病蟲害防治。”6月21日,浦城縣石陂鎮農技站站長李煒軒來到陳氏泰優水稻專業合作社位于案山下的種植基地,指導農民做好災后生產自救,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指導農戶災后自救 石陂鎮位于南浦溪下游,受近期連續暴雨影響,該鎮農田受淹5000余畝。災情發生后,縣、鄉兩級及時組織糧農開展生產自救,農技人員下沉一線,指導農戶扶苗、補苗、洗苗,適當補肥追肥、防治病蟲害等,確保糧食生產不受耽誤。
指導農戶洗苗 浦城是產糧大縣, 為“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素有“福建糧倉”的美譽。今年,該縣糧食播種面積48.59萬畝,其中6萬多畝再生稻已進入幼穗分化期,40余萬畝中晚稻和煙后稻等也進入插秧和田間管理期。5月下旬以來,浦城縣出現持續性暴雨至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氣,造成比較嚴重的洪澇災害,使水稻等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
村民正在補苗 吳丹/攝 為確保農業生產有序開展和糧食生產安全,浦城縣農業農村局根據《農業農村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成立4個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工作組和1個應急救援組,根據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機4個行業進行細化,安排農技人員分片深入鎮、村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工作。引導農民對沖毀的稻田,及時修復田埂、清理泥沙、平整田地。及時補種晚稻,補種品種生育期在110天以內的早熟或特早熟品種,或改種地瓜、大豆、蔬菜等作物,做到早季損失晚季補,水稻損失旱糧補。引導糧農對正處于幼穗分化期的再生稻,及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外,施好穗肥、保尾肥等,以提高頭季稻的結實率和千粒重。
農田修復 李煒軒/攝 當前,浦城縣供銷社正按照“綠色、減量、增效、優服”的要求,積極組織貨源,力保糧種、農藥、肥料、疫苗等各項物資儲備充足,確保當地農民及時開展生產自救,把洪水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柳志勇 邱春靜 劉莉輝) |
相關閱讀:
- [06-22] 迅速行動 全力重建美麗家園
- [06-22] 部門聯動 做好災后生產自救
- [06-21] 抗災自救 | 松溪:暴雨致供電設施受損 供電員工全力搶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