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小滿】從“葫蘆坑”到“福祿村”
| 2022-05-20 10:55:38??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浦城縣楓溪鄉福祿村的村口,曾發掘出一塊明萬歷24年的石碑。 歷史悠久的小山村,傳說故事也是極盡豐富?!拔覀兏5摯逡驗榈匦蜗駛€葫蘆,以前土名字叫做‘葫蘆坑’。傳說以前有個神仙曾到這里游歷,覺得這里山清水秀,就在這里落腳成為土地神,并把村名改為諧音葫蘆的福祿?!比涨?,村里的李金火大叔向記者介紹起了村里的傳說。 村名取得好,但原先村民的日子卻不好過?!案5摯迤骄0?00米,是個高山偏遠村,受交通、地理因素制約,村民們以前都是靠山吃山,日子過得很苦,還曾經是省級貧困村?!贝逯畈d告訴記者,但也正因為“養在深閨人未識”,這里不僅有著高山、瀑布、梯田等豐富自然景觀,還有優質大米、高山蔬菜、梯田稻萍魚等特色農副產品。高山苦寒鄉村,如何突出資源優勢,讓村民得到真正的“福與祿”呢?
福祿村全景 邵強/攝
▲福祿村一角 張依婷/攝 特色產品“走出去” 李德富是福祿村上村家庭農場的負責人?!拔伊鬓D了600畝水田種植高山大米,馬上就要插秧了,最近忙著育秧和準備農資。”李德富告訴記者,高山大米產量雖低,但是品質優良上乘,經過檢測重金屬含量及黃曲霉毒素含量均遠低于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只是一直苦于沒有品牌和渠道,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福祿村梯田 鄭蔚武/攝 2018年,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上村家庭農場與廈門佳康食品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式營銷模式,大米價格直接從2元左右提高到每斤6元左右,并且由廈門公司統一包銷。“為了方便管理,由村黨支部幫忙協調解決土地流轉、企業對接和一些用工方面的問題。最后,銷售收入在扣除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按村集體、土地流轉戶和上村家庭農場1:1:8的比例進行利潤分配,實現多贏?!贝逯畈d說,通過合作,2021年村里銷售26萬斤稻谷,為村財增收15萬元,帶動村民共計增收10萬元?!盀榱顺浞掷米匀毁Y源,在種植稻谷時,我們還利用水田養殖特色農產品——稻萍魚,每兩年畝產30斤,預計每年收入22.5萬元?!?/span>
福祿村特色“稻萍魚” 鄭蔚武/攝 有了銷售渠道和發展模式,福祿村的“山貨”源源不斷的銷售到了廈門、福州等地。福祿村現有上村家庭農場、昌興家庭農場以及一個錐栗合作社,產品涵蓋稻谷、高山蔬菜、筍竹制品、稻萍魚等特色農產品,通過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銷售企業+貧困戶、農民’模式,建立了特色農產品生產銷售體系。“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村民的收入從2016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17000元左右,不少村民都蓋起了新房,日子也越過越有奔頭?!崩畈d說。
福祿村“曬秋” 鄭蔚武/攝 八方游客“進山來” 福祿的村口,立著一塊“福祿小隱”的牌子,“小隱”指的是隱居山林?!按謇锏纳胶盟茫宋?、風景、美食都很不錯,所以我們也想依托綠水青山,發展鄉村旅游,讓大家來福祿‘小隱’。”李昌興說,為此村里專門編制了總體規劃,利用千畝梯田優勢,把農田變景觀、以荷花池漫道為主線,將福祿村古村道、荷花池、風水林等景點串連,打造成一個山中修身養性基地,“小隱隱于山”。
福祿客棧 邵強/攝 為了貼合實際,村里通過鄉、村兩級干部群眾的反復商討,制定出了一份2日游旅游攻略,大到行車線路,小到當地特色菜品,一應俱全、簡潔明了。隨后,福祿村將村部閑置房間改造成民宿和餐廳,將有接待條件的農戶房屋作為游客留宿點,由村集體安排游客入住并進行管理,住宿收入按村集體與農戶1:4分配。經過一系列的改造提升,福祿村一次性可接待游客數達20至30人。“我自己的房子,也改造成了特色小木屋,共有4個房間。僅僅去年十一期間,就接待了近200人?!崩畈d告訴記者。為了增加村財、村民收入,福祿村還在村部統一售賣農家自制土特產,按售價的5%給村集體,在增加村財收入的同時,豐富了旅游伴手禮的品種。 近年來,為了打響旅游品牌,鄉里和村里還陸續舉辦了百名畫家進楓溪、全國攝影大展和開梨節、豐收節等活動,進一步提升“福祿小隱”影響力。據悉,通過綠色生態游的打造,福祿村集體每年旅游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
相關閱讀:
- [05-19] 百年建筑煥發嶄新活力
- [05-19] “新時代文明中心實踐點”揭牌 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 [05-19] 多措并舉推進城市片區綜合開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