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作主”具體怎樣實現?
| 2022-01-13 09:12:27??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徐永利 劉偉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在制度設計和民主實踐中,人民當家作主具體體現在很多方面。 注重公民選舉權利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以實現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進行不懈探索和實踐,從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頒布《蘇維埃暫行選舉法》,工農勞苦大眾第一次擁有了選舉權,到延安邊區政府的“豆選”“三三制”,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到1954年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成功開辟并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選舉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報告明確將“民主選舉”作為亟待實施若干舉措中的重要一條,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人大代表選舉深入開展,民主選舉工作不斷拓展和深化。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深刻認識到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投票選舉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最重要的政治權利,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民主選舉具有“自下而上”和“公平投票”的性質,是主權在民的必要條件,這是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本質和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選舉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保障人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要加強對選舉工作的監督,對違規違紀違法問題‘零容忍’”。選舉區、鄉鎮人大代表和區級國家機關領導人員,關系到本地各項事業發展,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保障人民選舉時的投票選舉權,一方面,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賦予公民莊嚴神圣的投票權,對選舉工作予以法律保障;一方面,在黨的領導下,選舉工作專職機構廣泛宣傳、積極動員,組織公民認真進行選民登記,確認選民資格,提高廣大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對選舉工作予以組織保障。同時,嚴格執行選舉制度和選舉紀律,打擊違法亂紀行為,以嚴明的執法行動,確保選舉工作風清氣正,對選舉工作予以紀律保障。 注重常態化政治參與權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進行著民主實現方式的探索和實踐,最終實現了協商民主從實踐做法到形成制度的突破,這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成果。通過協商民主,可以廣泛形成人民群眾參與各層次管理和治理的權利,有效克服人民群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無法表達、難以參與的弊端,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享有持續參與的權利。 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民主選舉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一環,是人民行使權利的重要途徑,但絕非人民民主權利的全部,與西方社會民主選舉之后普遍出現的“民主熔斷”不同,我國人民通過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享有充分、持續參與的民主權利。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設計,同選舉民主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是人民享有持續參與權利的重要制度保障。 注重民主決策、管理和監督權利 我國已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保障全體人民廣泛參與國家治理。全國人大法工委在全國范圍內有10個立法聯系點。制定“十四五”規劃在網上收集100多萬條意見,在全國范圍內反復聽取意見達3個月。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明確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堅持全過程民主,始終同人民保持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既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也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切實防止出現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后無人過問的現象。”在我國,依法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反映了黨對人民民主的深刻把握,體現了中國特色,拓展了實踐空間。我們在出臺某項政策、制定某個規則、出臺某項法律時,均依法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并集中人民智慧,使決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學的基礎之上。民主管理方面,從人大表決到政協協商,從村莊自治、社區懇談到學校教代會、企業職代會,人民群眾作為政治主體,依法廣泛參與國家事務和各行業領域的管理,行使憲法賦予的各項權利并承擔憲法賦予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民主監督方面,人民通過紀委舉報、信訪投訴、網絡評論、民主評議、電視問政等方式,對國家各級代表機關和公職人員進行監督,達到糾偏去錯、懲奸揚善效果,保證人民權益不受損失。依法保障人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重要特征,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內容,不斷推動“四個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發展,依然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注重民主實體性與程序性的統一 治國無其法則亂,民主如無規無矩也會出問題。從全過程人民民主完整制度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不斷探索人民民主的有效實現形式,積極完善民主制度,通過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在黨和政府機構的統一組織下,認真進行選民登記,定期召開人民代表選舉工作,人民平等投票和民主選舉權利得到充分保障;通過拓寬協商渠道,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人民民主協商工作深入開展;拓展各層次社情民意反饋渠道、專家咨詢渠道、重大事項聽證渠道等,人民參與民主決策常態化發展,深入開展建章立制工作,激發了人民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不斷暢通人民群眾舉報、反映問題的渠道,人民民主監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實踐證明,我們的民主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做做樣子的,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特征的高度概括,真正體現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特色和優勢。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把這一特色和優勢鞏固好、發展好。(作者為北京聯合大學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