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制度自信 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 2021-11-09 09:44:18??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承載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實踐。 “一座長長的彩虹橋,一頭連著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一頭連著基層群眾?!边@是人們對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形象描述。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與修訂草案相比,其中刪去了對未成年人監護人繳納保證金的有關規定。這一修改來自一名普通中學生的建議,而這條建議正是通過虹橋街道轉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開門立法、傾聽民聲,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全國人大立法工作的創新之舉,也是我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縮影。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大大深化了我們黨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虹橋街道,同正在參加立法意見征詢的社區居民代表親切交流,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強調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對這一重大理念作出深刻闡釋:“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边@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我國人民民主的本質特征和顯著優勢,展現了強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自信和底氣。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也不可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來抽象評判。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八個能否”的標準:“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span>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泵裰鞑皇茄b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要看人民在選舉過程中得到了什么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后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規定了什么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要看權力運行規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制約?!睂⑽魇矫裰髂J椒顬楣玺?,這非常狹隘。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只有競選時聆聽天花亂墜的口號、競選后就毫無發言權,只有拉票時受寵、選舉后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國際社會哪個國家是不是民主的,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來評判,而不應該由自以為是的少數國家來評判。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單一的標尺衡量世界豐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單調的眼光審視人類五彩繽紛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符合中國的國情和實際,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