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
| 2021-09-29 09:03:36??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團結帶領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新征程上,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要求我們團結帶領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代表多數人還是少數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共產黨宣言》莊嚴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黨始終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00年來,我們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不斷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黨執政就有了最大底氣,就能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歸根結底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懈努力。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對黨忠誠,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接續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用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必須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 回望百年,我們黨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世所罕見,其中有危難之際的絕處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奮起,有失誤之后的撥亂反正,有磨難面前的百折不撓。偉大建黨精神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提供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是我們黨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能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愈挫愈奮、百折不撓,離不開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朝氣蓬勃的革命斗志;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各種困難挑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入生產恢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的落后面貌,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以“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氣魄、“摸著石頭過河”的膽識、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強力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直擊積弊、扶正祛邪,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呈現出嶄新局面,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昂揚振奮。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