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福建省農村公路全面提檔升級
| 2021-01-05 09:54:45??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日益完善的四好農村路正在為農村源源不斷地輸送物流、客流,匯聚人氣、財氣,效應不斷凸顯,直接帶動農村由脫貧邁向致富乃至振興。 群眾點贊出行:全省建制村100%通客車 近年來,我省深入了解群眾需求,推進建制村通客車,方便農村居民出行和游客往來。 “兒女都在縣城和鎮上上班,我出門買菜就坐客車,駕駛員看我買得多,還會幫我拎……”又逢圩日,閩清縣桔林鄉伴嶺村黃新年老人早早在村部門口等車,準備去鎮上逛集市。提起“家門口的農村客車”,黃新年贊不絕口。 暢行的客車少不了暢安舒美的路,道路需要養護,資金是一大難題。為此,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護資金合理增長機制,逐年增加養護資金投入。2014年,我省將省級養護補助由原來的每年每公里縣道7000元、鄉道3500元、村道1000元分別提高到8000元、4000元、2000元。2018年,這一標準又分別提高到3萬元、1.4萬元、4000元,省級和市縣各承擔50%,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獲得有力保障。全省養護資金總量從2013年的3.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1.8億元,增長200%以上。 路美車暢。當前,全省縣(市、區)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水平全部達到3A及以上等級,實現從符合條件建制村通客車躍升到所有建制村通客車,比國家要求提早了一年。 農村客運的開通,成為美麗鄉村一張流動的名片。松溪縣梅口古埠是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點,去年開通了旅游公交專線。松溪縣旅游集散中心負責人陳萍說:“節假日我們景區每天游客量有1萬多人次,公交專線的開通對我們景區是個利好,方便外地通過衢寧鐵路到梅口旅游的人,也方便了沒有私家車出行的游客。” 農村物流忙:暢通“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雙循環 走進順昌縣仁壽鎮富石村綜合客運站,貨架上擺滿了香菇、筍干、蜂蜜、蓮子等土特產。富石村黨支部書記陳貴興介紹,這個綜合客運站還是個農村淘寶站,可以代銷農產品。 “原來村里的農產品要拿到鎮上才能寄出去,現在農產品直接在這里寄,通過站內的公交車運出去。新型公交可以放很多,寄貨量也比較大,價格便宜。我們這個站還有個存儲室,村里貧困戶可以免費寄存蜂蜜、雞鴨等農產品,再由農村淘寶店幫他們統一銷售,促進脫貧。”陳貴興說。 像這樣“身兼數職”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還有很多。據統計,目前全省累計建成200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縣級物流節點覆蓋率100%,鄉、村節點分別超過了90%和70%,以此衍生出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模式,有效整合了客運、物流配送、農產品銷售、旅游服務等多種功能,實現了“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的購銷雙向流通,解決了城鄉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難題,真正讓村民們享受到購物、生活不出村的便利。 “家鄉道路越建越好,物流公司駐進村里,這是我回鄉創辦家庭農場的主要原因。”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村民羅添鈴告訴記者。 依托大交通,形成大物流,構建大產業,南山鎮是加快鄉村致富步伐的示范鎮之一。近年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100余名青年回鄉創業,各行各業煥發勃勃生機。目前,南山鎮共有6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2家家庭農場、7家快遞代辦點。2019年,南山鎮三產融合發展實現產值4.1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萬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