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河水變清農田更綠
| 2020-10-14 09:23:42??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訊 近年來,針對非法采砂嚴重威脅河道、農田等生態領域安全,造成國家資源被破壞等情況,浦城縣檢察院立足生態資源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依法辦理了一批非法采砂刑事案件,有效遏制農村非法采砂行為,讓河水變清農田更綠。 2017年,村干部毛某擅自將村山場406畝林地承包給他人挖沙取土,要求收取砂石料15元/每立方,并安排其弟、侄子等人參與其中賺取高額報酬,承諾山場糾紛全部交由其負責處理“擺平”。在受到林業行政處罰后,毛某仍繼續違法占用農用地,造成該山場受損林地達10余畝,礦產資源價值損失近百萬元。截至案發,毛某個人獲利40余萬元。2019年7月,毛某犯非法采礦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4萬元。 浦城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金麗軍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砂石料的市場需求旺盛,非法采砂現象在農村尤為突出,而個別村干部受巨額利潤驅動,用權謀私利,成為非法采砂的另類型參與者。因此,該院加大了對農村非法采砂刑事犯罪的打擊力度,2018年至今共受理審查起訴非法采礦案件20件15人,涉砂領域非法占用農用地、轉讓土地使用權等違法犯罪案件4件9人。 除此以外,該院還在公益訴訟上“發力”,突出整治效果。針對以工程建設為名非法處置多余砂石料現象多發問題,通過創新處置方式,向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要求加強對工程建設非法處置砂石料的監管,促成縣自然資源局、水利局采取“政府主導、公開競拍”形式處置工程剩余砂石料。 今年7月,浦城縣水利局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對忠信、仙陽等鄉鎮共計9個堆放的12余萬砂石混合料公開拍賣,浦城縣檢察院現場進行監督,當天競標價額近600萬元。據悉,今年浦城縣檢察院促成水利局處置清淤工程的河道砂石料12余萬立方,并將拍賣所得共計1396.8萬余元款項上繳國庫,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 生態保護,重在打擊,根在治理。浦城縣檢察院積極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著力在綜合治理上推行生態修復。針對盜采河砂、挖山取土等案件生態損害鑒定難、原地修復評估難等問題,主動探索生態修復補償金制度,并研究制定相關替代性修復方案,建立替代修復機制。 2018年來,共追回非法采砂犯罪所得款281萬元,督促交納生態修復金53萬元,修復被非法采挖破壞的河道、耕地、林地等20余畝。 “水變清了,田更綠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提高了。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堅持打、防、治多點發力,鐵腕整治農村涉砂亂象,打贏生態環境保衛戰。”金麗軍說道。(福建日報通訊員 李芳 羅志青 何章園)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