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見到的“中國核司令”程開甲(續)
| 2018-12-05 16:30:30??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它不能不響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前夕,人們最擔心是它爆炸時突然不響,放了一個啞炮。所以,保證第一顆原子彈炸響,就成了程開甲與他的戰友、中央決策集體,以及所有參試人員特別關注的問題。 審視走過的每一步,步步都是那樣的堅實。 正是為了保響,程開甲建議第一顆原子彈采用靜態爆炸的方式,將原子彈置放在百米鐵塔之上進行啟爆。 正是為了保響,程開甲建議改變原來使用無線電遙控啟爆的方式,采用鋪設電纜、直接用電流引爆的手段。 正是為了保響,程開甲把所有的問題都揣摩透了,并且嚴格按照科學規程,確定了最終的試驗方案和測試方案。 正是為了保響,從1964年的8月26日開始,整個場區根據試驗委員會的決定,就開展了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的全面預演活動。周恩來總理對這次預演高度重視,親自指示:“預演工作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是一次完全按照實戰要求的大練兵,訓練隊伍,也檢驗場區的上千臺儀器設備。在這些不尋常的日日夜夜里,程開甲始終睜大了眼睛,注視著場區的每一絲風云變幻。大家不會忘記,有一臺儀器上的指針在預演時發生了不正常的跳動,被張愛萍將軍發現了。經過檢查,原來是一個焊點出了一點小問題。對此,程開甲主動進行了檢討。 正是為了保響,場區做了一次模擬試驗。時任核試驗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核試驗基地司令員張蘊鈺將軍不會忘記,這年的8月中旬,模擬原子彈從某生產基地啟運核試驗場之際,細心的周恩來總理特別指示:“模擬產品運輸工作要做仔細、做周到,防止意外,每個環節都要加強保衛保密工作?!北本┑脑囼炥k公室組織生產、運輸、公安、試驗基地等單位的領導干部,組成了一支支精干的隊伍,檢查了有關的火車、飛機、汽車等運輸工具,并在包裝、裝卸、轉運、保溫、防震、保衛保密等方面采取了嚴格而有效的具體措施。 正是為了保響,8月31日至9月1日,場區組織了大規模的綜合演練,以檢驗各個崗位人員熟悉自己的職責和操作程序的程度,檢驗各個儀器設備的狀態和協同的準確。程開甲全程跟蹤,他對每一個系統、項目都進行了精心的檢查。其中控制系統就進行了53次單項和聯動試驗,所有的控制、測試系統的儀器設備運轉正常,情況良好。 曾經指揮過上甘嶺戰役、身經百戰的張蘊鈺將軍,心里還是有點緊張。程開甲寬慰他、堅定地說道:“它不能不響!” “它不能不響”,這是程開甲的宣言,也是他立下的軍令狀。話雖不多,但每一個字都威震群山、氣貫長虹。 張蘊鈺盯著程開甲,這是張熟悉的臉。當年在英國留學的時候,他的房東給他起了個并無惡意的綽號:奶油棒冰,那是說他膚色的白晰。而今,大漠的風塵使它變為了古銅色,一層黑黑胡茬布滿了兩腮和下巴。十多年過去了,他身上的 “奶油味”早已被緊張、艱苦的生活蕩滌殆盡。從書生到學者,從知識分子到軍人,他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的轉折和升華。他變得更為成熟,就像大漠綠洲中飄逸偉岸的白楊樹。一滴水本來平淡無奇,但它一旦融入雄奇壯闊的大海,就會產生無法阻擋的偉力。 ? 回故鄉 程開甲的家,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 他的祖父程敬齋,是江蘇吳江盛澤鎮上頗有影響的商人。程開甲的老家至今猶在,曲折的街巷里,房子雖然非常破舊,并且被雜居此地的人家擅自改得面目全非,但依然可以從程氏故居那青灰色圍墻的輪廓中,感受到當年的氣派。原來的老屋有三進,800多平方米。細細尋覓,一片雜亂之中,高聳的風火墻、圓門、拱門、水井、回廊、騎樓落滿風塵。院子里原來的那些古樹大部被砍掉了,留下的幾棵,頑強地從一片落寞的烏瓦中掙扎著伸出頭來,無奈地閱讀著歲月的艱辛和蒼涼。江蘇文氣重,程敬齋不乏儒商的氣質,他雖富甲一方,卻因家中無人入仕為官而遺憾不已。本來,他把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兒子、程開甲的父親程侍彤身上,但這位書生命運不濟,苦讀寒窗十多年,連一個秀才也沒有考上。程侍彤不會經商,更不會種地,只好辦了一家私塾,帶幾個學童,收一點微薄的“束休”度日。程敬齋并不甘心,又把希望寄托在孫子的一輩。于是,他給未來的孫子起了個“開甲”的名字,寓開甲登科之意。 程開甲是在他的祖父去世的第二天出生的。對于這段身世,還是幼小年紀的程開甲就聽長輩說過:他出生的那一天,哇哇啼哭不止。他的父親一身孝服,把他高高舉過頭頂,跪在他祖父的棺材前,哭泣著報告程開甲出生的消息,人間發生如此悲欣交集的事情,讓人肝膽欲裂。 上世紀的九十年代,程開甲終于獲準可以回故鄉看看了。 自從獻身于中國的核試驗事業,他隱姓埋名,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他和成千上萬的中華優秀兒女一起,為祖國和人民鑄造了威嚴的核盾牌。由于特殊的原因,他長期不為家鄉人民所了解。連同他的去向也如同石沉大海,渺無蹤影。 程開甲在故鄉度過了他寶貴的青少年時代,爾后,雖然輾轉各地,甚至遠涉海外,但他的文化之根,實際是深深扎在故鄉的土地上的。細細尋覓他的思想、精神、氣質、性格的軌跡,無不留下他故鄉深深的烙印。 他雖然久經大漠風沙的洗禮,雖然屢經核試驗熔鐵化石的錘煅,但對故鄉的情感依然如舊。江南山水的雅致和秀麗,悠然如風,如此神奇地化入了他的生命之旅。 他在故園自由自在地行走。只有女兒陪同,感覺真好。 昔日古老的盛澤鎮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城市。高樓林立,到處是眩目的廣告。寬闊的大街,車流滾滾。舊城大半都經過改造,建成了整齊劃一的樓房。他感到最為可惜的是,許多港叉被填了,老鎮中過去流水潺潺小船輕悠的風光已經不在,當年水鄉的風韻已經難以尋覓。并非懷舊,他想,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建成鋼筋水泥澆注起來的一種模式,是有幸,還是不幸? 那是他當年讀過書的觀音弄小學嗎?半邊的弄堂已經變成大街。古巷露出了飽經滄桑、風塵仆仆的一角。黛瓦、青磚墻,一座歪歪斜斜的老屋還在,就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的來訪。程開甲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就是昔日小學老師的宿舍。當年,他的同父異母的五姐在這里當老師,這位文質彬彬的姐姐精心地呵護著尚不諳世事的程開甲,給了他珍貴的溫暖和愛。他還清楚地記得,姐姐曾經乜斜著一雙特別美麗的眼睛,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謎語叫他猜:皮是黃蓋,內是李白,聞起來卻是文丑,打一個家鄉常見的食品。小時候的程開甲很聰明,姐姐的話音一落,他就大喊:臭豆腐!姐姐高興地把他摟在懷里,還獎勵他一支帶橡皮頭的鉛筆。如今,這位五姐早也已故去。人世滄桑,歲月太無情,只有他,還清楚地記得曾經發生在這里的許多故事。不要過多久,一切都將隨著這座老屋的消失而淹沒在時光的流逝之中了。 朗朗的讀書聲從附近傳來,悅耳、動聽,這是新建的觀音弄小學。他踏入校園,綠樹、鮮花、色彩明麗的樓房,一個童話般的世界。他剛踏進校門,校長和老師就迎了上來,許多天真可愛的孩子也向他涌來。剛才的惆悵之情,立即被這突然出現的熱烈歡樂的場面消融殆盡了。程開甲喜歡孩子,見到孩子,他就覺得生活中到處都洋溢著明媚的陽光,耳畔仿佛全是動人的歌唱。一個帶著紅領巾滿臉是笑的小女孩,抱著一束鮮花向他跑來,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高高興興地和大家合影留念。 ? “中國核司令”程開甲走了。張蘊鈺將軍曾經這樣評價他:“八字一點都不能走歪,他不愧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家、真正的科學家?!苯枰源宋?,紀念和緬懷這位為中華民族做出杰出貢獻、永存史冊的功臣吧! (沈世豪)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