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行善 澤被鄉鄰 徐建青、邱明英家庭故事
| 2018-11-30 11:10:05??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富嶺鎮大莊村,提起徐建青,無論是誰,都要為他點贊:“他是一個孝順、熱心的老總!” 1970年,徐建青出生于富嶺鎮大莊村一個普通家庭。上世紀90年代初,徐建青20多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代。他有著與常人不一樣的眼界,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毅然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淘金之路”。經多年打拼,他從一無所有成為了公司老總。 富而不忘本,徐建清是一個孝子。他常常說:“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我們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做兒女的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公司經營穩定后,小有成就的他原本想著幫著生他養他的父母過上體面的生活,可是生活就是這么戲劇,慈母竟患了尿毒癥。“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將母親的病看好。”無奈天公不作美,日夜的陪伴最終沒有換來母親的長壽。母親的去世使得徐建青打擊很大。但經歷了喪母之痛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想法在他心頭悄然而生。 2015年,他獨自出資8萬多元,慰問大莊村70歲以上的鄉親。之后,他決定帶頭組織創辦大莊村鄉賢理事會,把慈善事業做好做強。一有機會,他就與在上海打拼的同鄉人交換意見:“大莊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的母親雖然不在了,但是只要看到我們的家鄉越來越好,我就感覺像是我的母親越來越好了一樣。我們現在啥也不愁,但是家鄉還有不少人家庭困難,我們應該盡一點綿薄之力。” 商海打拼競風流,情系桑梓助鄉鄰。經過多方協商、四處奔波,大莊村鄉賢理事會在徐建清的牽頭下正式成立,他被推選為理事會會長。在他的努力下,鄉賢會籌集了100多萬的資金,被用于該村公益事業,惠澤鄉鄰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縣婦聯供稿/徐趙浦整理)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