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陵:用“五彩神筆”彈奏“凝固的音樂”
| 2018-11-29 11:31:05??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8年11月19日,繼G20峰會后又一全球性高級別會議——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杭州城邊上的德清如期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致賀信。人們注意到,作為主會場的國際會議中心由兩個橢圓形的半球組成,四周皆湖,仿佛一顆巨蛋飄浮在靜波之中,造型十分獨特別致;中國元素四射,又非常地體現科技感與時代感,成為網紅打卡之地,成為浙江省又一座標志性建筑之一。這個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就是吳震陵。
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會址 ? 1993年,吳震陵從浦城一中畢業后考入浙江大學建筑系,憑著強烈的事業心與創新意識,致力于人文及教育空間研究,潛心地域建筑創作。目前作為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設計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他帶領團隊在文化、觀演、會展、體育、政府機構、校園規劃等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上勇于開拓,本著“因城市角度以考量建筑設計,秉人文自然以營造場所氛圍,承整體系統以把控建造進程”的設計理念,成為國內這一領域沖出的一匹“黑馬”。近年來,他主持設計的項目斬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及省部級優秀設計獎十余項。 ?
會議中心全貌 ? 能成為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永久會址總設計師,吳震陵坦言,這背后有太多的壓力,太多的故事。 ?
會議中心內景 ? 在鳳棲湖水中央放一個“蛋”,這樣的造型設計能成功嗎?吳震陵開始心里并沒有底,承重如何實現?排水、供電、空調管道如何設置才能實現“蛋殼”的光滑流線型美感?在一次次與業主的溝通切磋中,吳震陵發現這個會議中心與周邊的環境猶如一只飛鳳,會址就仿若鳳眼,一個新的理念忽然閃爍,這就是現在膾炙人口的“擊云破曉,鳳舞九天”。 ?
順昌博物館全貌 ? 為了形成完美的球面造型,他與團隊進行了仔細推敲,通過空間模型進行定點定位。走進會議中心內部,100多米的跨度內幾乎看不到一根柱子。結構設計采用的是有現代技術含量的單層網殼形式,在兩個半球相對處的墻面,采用斜支撐架結構支撐房頂,彰顯了整體空間利用率和開闊大氣的通透感。這處建筑成為“網紅”后,有專家點贊說,它美就美在現代形式的語境中又包涵了“近修林竹影,遠高山流水”的內在景觀,靈動地呈現了獨特的中國傳統意境和有顯著地域特征的山水寫意。 ?
順昌博物館內景 ?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千百年來,多少順昌游子沿著富屯溪漂泊遠方。 故鄉,別夢依稀;鄉愁,亙古不變。 “非典型理工男”吳震陵說,他的形象思維是浪漫的,這份浪漫正是建筑設計師創意洞開的催化劑。2017年5月,吳震陵和他的團隊接手順昌博物館設計。這個項目用地面積近1.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一個融順昌歷史回顧與未來城市展示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建筑。吳震陵力求把它設計成為一座既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現代功能的“城市客廳與城市陽臺”,在這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可穿越的城市游園,拱形的共享空間,接近60米的架空跨度,建筑與富屯溪形成親近的互動,兩館中間的休閑文化展廳展示順昌大圣文化、知青文化、東方軍文化等地域文化,并結合水美城市濱水景觀的閑適,讓人們通過有形的內外建筑界面來識別無形的空間。吳震陵說,博物館不單是一個用來收藏與陳列實際的空間,它本身就是一件展品,一處平臺,一個文化符號,能寄托鄉愁和對故鄉的情感。 吳震陵與妻子、弟弟均畢業于浦城一中,他的父親和岳父及諸多親朋好友也都是這里的校友。家鄉的情結、母校的情緣讓他今年初有了一次把聰明才智回饋家鄉的機緣。 ?
浦城一中鳥瞰圖 ? 浦城一中新校園規劃建設,他對這個項目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他要設計一所與參天古木共生的新校園。新校園地址原為“294大隊”舊址,有100多株胸徑40公分以上的桂花、樟樹、玉蘭等,“老樹一棵也不能砍”,他要把校園建筑“種”入林木之中,讓屋檐掩映在翠綠之間,讓師生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感受那和煦陽光和斑駁樹影。 人們期待著2021年,浦城一中百年校慶的那一天,新校園:“教師至善學生至美江郎獨傳五色筆,校園如詩九洲如畫民族共筑百年夢”。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吳震陵常說,整個設計過程就是一次次如何讓技術更好地去表達藝術之美的艱難歷程。自幼酷好文史的他懷揣著文化自信,追尋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建筑設計的道路上努力探尋著那跳躍的“音符”,悅耳的“樂章”。 他在前行,他在追夢…… ? 楊? 鴻 (作者系《閩北日報》社社長、總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