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見到的“中國核司令”程開甲
| 2018-11-29 11:23:13??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1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和“八一勛章”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程開甲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101歲。至此,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僅余四位在世。本文作者沈世豪先生是浦城籍著名作家,曾有幸見過并采訪這位被譽為“中國核司令”的程開甲老先生,并寫下了《我曾見到的“中國核司令”程開甲》一文。 我曾經見到的“中國核司令”程開甲 家? 宴 2007年8月3日下午6時。 北京。無名居。這是當年周恩來總理宴請美國總統尼克松的餐館。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的九十華誕生日家宴就在這家餐館的一個分店舉行。實際上這一天是程開甲院士89周歲的生日,按照中國民間的習慣,到了這個年紀要做暖壽,因此,這一天也就當成90歲了。我應邀參加他的生日家宴。 晚風習習,夕陽似火。 一輛轎車停在門口,程開甲院士走下車來。他中等個頭,身材勻稱結實,一張輪廓分明的臉上透著剛毅和威嚴。一身褐色的衣服,襯得膚色白皙,加上他那銀白色的頭發,使人感到這位老人有種學者的風度和高貴的氣質,令人肅然起敬。 90歲,人生的耄耋之年,但他的步履依然是那樣的輕捷,他的神采依然是那樣的儒雅。我獻上一束鮮花,他立即主動和我握手,這雙曾經數十次實現驚天動地核爆炸的手,握起來讓人感到細軟、溫暖。他連聲地說:“謝謝”,“謝謝!”一口濃郁的吳儂軟語,更是使人感到溫馨、親切。 程開甲院士是江蘇吳江人。參加他生日家宴的有來自他故鄉的代表。時任解放軍總政部主任的李繼耐上將與夫人一起出席了這一家宴。參加的人還有他的朋友、同事以及他的家人。 家宴在熱烈溫馨的氣氛中進行,大家把最美好的祝福獻給尊敬的“老爺子”。李繼耐上將熱情洋溢地稱贊程開甲院士,他一口氣說出了程開甲的“六個首次”:首次算出了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溫度和壓力、攻克了原子彈沖擊聚焦設計中的一個關鍵理論難題,成功地主持決策完成了我國首次原子彈試驗、首次氫彈試驗、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首次增強型原子彈核試驗、首次地下平洞核試驗、首次地下豎井核試驗,以及以后的幾十次核試驗。贊譽他不愧功勛卓著,用四個字可以概括:“功高德劭”。他的話音剛落,程開甲院士就欠了欠身子,說道:“過譽了,過譽了!” 人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發自內心的崇高敬意。 巨大的生日蛋糕由服務員推出來了,喜慶氣氛也達到了高潮。人們分別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高唱《祝你生日快樂》歌。程開甲院士也興奮地拍著手一起唱,他的聲音清晰、宏亮。 然后,他拿起一把長刀,切開生日蛋糕,大家請他先嘗第一口。我特別注意到,雪白的奶油沾在他的手指上,他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毫不遲疑地把指頭伸到唇邊,輕輕地吮掉了。 宴會廳燈火璀璨,人們娓娓地交談了起來。 在交談和爾后的采訪中,我走近了中國核武器研制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試驗技術的總設計師,走進了大漠,走進了戈壁長天,走進一部輝煌壯偉的宏帙巨著。 雞蛋的故事 程開甲在核試驗基地隱姓埋名20年,他在大漠的生活如何? 1970年,程開甲的夫人高耀珊帶著兩個孩子,把家從北京搬到核試驗基地,程開甲終于有了個家。 這里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簡陋的小平房,四周卻有群山為伴。山呈鐵灰色,不長樹,甚至難得看到一棵嫩綠的小草,只有忠誠的哨兵,日日夜夜地守護著家的溫馨。門前有水,潺潺流過,那是從潔白的雪山上流下來的,清淺鮮潔,有些許的落寞,也有些許的歡快和喜悅。在新疆的大戈壁,有水的地方就有樹、有草、有牛羊。這里是絕密的軍事禁區,老百姓的牛羊進不來,因此,門前水邊的白楊樹長得分外偉岸、精神。長期在基地野外奔波的程開甲,猶如一艘遠航的船,駛過驚濤駭浪之后,終于可以輕松地享受停靠碼頭的那份久違的美麗和寧靜了。高耀珊本來是有正式工作的,為了全心全意地照顧程開甲和孩子,1962年,她到北京以后,聽從領導的意見,毅然辭去了工作,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家屬。她對自己做出的犧牲,從來沒有后悔過,即使從繁華的北京,來到這大漠深處,她也依然保持飽滿的熱情,來到基地以后,她就開始扮演起一個特殊的角色。 他們居住的小平房后面是一塊荒地,高耀珊辛勤地把它開墾出來。土地肥沃,旁邊就有小溪,正好可以種菜。當時基地食品嚴重匱乏,二女兒在上海空軍某部當兵,去基地看父母的時候,買了大量的罐頭,還有麥乳精等等。 為了改善生活,高耀珊也養了雞,又孵了小雞。著名的核試驗專家呂敏是程開甲的鄰居,他的兒子小,基地沒有玩具,小家伙看到程家有一群毛絨絨的小雞,很是羨慕,吵著要。呂敏不好意思地去找程開甲。程開甲忍不住笑了,動手抓了兩只小雞給呂敏的兒子當玩具。后來,呂敏院士也回到北京,閑暇時節,還會叨念這件趣事。那個當年拿小雞當玩具的孩子,早已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可能已經把此事丟到爪哇國里去了。 霹靂雷霆的核試驗和古樸散淡的鄉野牧歌式生活,居然如此和諧地統一,堪稱是核試驗基地的特別風景。 基地組織家屬開展農副業生產,種土豆,還種玉米等等,高耀珊積極報名參加。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高耀珊穿著一身舊衣服,扛著鋤頭,在田野上勞作。高耀珊個子不高,她總是那么樂觀、開朗,臉上蕩漾著笑意,一雙眼睛很是精神。她為人親和、樂于助人,毫無大首長家屬那種傲慢和霸道之氣。其時,她正值中年,長得壯實,渾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氣。操持家務,積極勞動,里里外外,皆是一把好手。 有一天,她已經到地里上工了,突然想起了一件急事,連忙到附近的崗亭去打電話。原來,她養的幾十只雞已經開始下蛋,而每天雞下的蛋是寫上日期的,當天的雞蛋新鮮,她讓程開甲吃。今天走得急,忘記說了,于是,只好打電話給警衛員交待此事。 “剛煮的新鮮雞蛋放在桌子左邊第一層抽屜,別忘記拿給程副司令吃。”站在一旁的人們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雞蛋的故事,很快就傳遍了基地,至今還在基地人們中流傳。(未完待續)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