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印象
| 2018-08-22 16:53:22??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如果沒有到溫州市南平商會擔任秘書長一職,一輩子也不知道忠信。在短短的三年時間,我竟四次到忠信鎮,從陌生到熟悉,竟而慢慢地喜歡和留戀這塊神奇的地方。 一 2016年初夏的一天,陪同商會潘長青執行會長回忠信鎮遷出黨組織關系到溫州市工商聯黨委,成立中共溫州市南平商會支部委員會。我們午發晚到,到達忠信已是萬家燈光,隨著潘長青穿過窄窄的小巷到他家,第二天急忙忙辦好事就返溫,并未停留了解忠信鎮,只覺得都是老房子,錯落有致,沒有一點現代化鄉鎮氣息,鎮政府的辦公用房就像民房一樣,年代久遠,倒是鎮政府大院一塊大石頭刻著“忠信篤敬”四個閃光大字,記憶深刻,路上回來一直琢磨“忠信篤敬“的含義。 二 2017年6月24號,溫州市南平商會召開二屆一次理事會,一位忠信籍的商會領導在會議休息時間向與會人員傳遞一個信息,6月22號忠信鎮發生特大洪災,受災嚴重,提議向忠信鎮受災群眾捐款,得到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商會發出倡議書,一天時間便籌到62720元。7月8號,商會派出慰問團赴忠信鎮慰問受災群眾,這是我第二次去忠信鎮,忠信鎮黨委書記張旭熱情接待并帶慰問團赴受災嚴重的村實地察看災情才得知,忠信,是連接閩浙兩省四縣的邊陲鄉鎮,系國家級的生態鄉鎮,最值得驕傲的是自然生態,一腳踏進受災村落,滿目皆綠,如夢如幻,一座座山峰猶如撐天巨筆,拔地而起,寫盡風流。森林覆蓋率高達83.3%的忠信,不僅是人間仙境,更是現代神話,忠信的森林不僅樹種多,長勢好,濃濃淡淡,深深淺淺,如化不開的云彩,沿著山坡,跨過深壑,躍上峰巒,置身其中,神馳飛揚,怎能不令人為之驚嘆,折服! 回到鎮政府,張書記贈送我一本名為《忠信篤敬》的書,回來拜讀,才知忠信鎮則以人文命名。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當地一名叫吳廣一的在京城為官,他至忠無詐,至信無欺,處事如川之平,如路之坦,時人為紀念吳廣一,遂更名為忠信,沿用至今,才了解“忠信篤敬”的真正含義,同時,對忠信的印象大大改觀。 三 2017年10月2號,應商會執行會長巫盛福的邀請,我帶領幾位溫州企業家赴忠信王家洲水庫考察投資,鎮黨委書記張旭放棄休息時間,陪同我們去王家洲水庫實地考察,王家洲水庫系福建省重點項目,位于忠信鎮雁塘村南部,工程樞紐在王家洲自然村,是閩江上游建溪流域源頭拓溪域的龍頭水庫,控制流域面積73.6平方公里,工程樞紐由攔河壩、灌溉引水系統,生態放水系統等建筑物組成,攔河壩為碾壓砼重力壩,壩高61.8米,水庫正常蓄水位413米,最大壩58.7米,灌區包括四個鄉鎮22個村,受益林地面積3.06萬畝,電站總裝機2000千萬。幾位溫州企業家對水庫建成后的發電、旅游開發,農業休閑觀光投資表示極大的興趣。 考察好王家洲水庫,張旭書記帶領我們去走秦漢古道,看閩江源頭,一行人欣然隨往。秦漢古道,閩江源頭坐落于坑尾村,抵達坑尾村已將黃昏,在村委會斜對面的山坡上,一座飛檐斗角的亭閣雅致大方,亭柱上寫著“將軍亭”三字,格外引人注目。張書記介紹說,這是前些年村里為紀念當年在此地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粟裕將軍和紅軍指戰員而建的。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中共閩贛省委根據中央指示,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突圍的部隊基礎上,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任命粟裕為師長,劉英為政治委員。從此,坑尾村有了黨的組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張書記還當場背誦粟裕將軍當年在戰爭間隙寫的一首詩“血洗泉山翠,汗水澆靈芝,丹心照明月,赤膽報國情”,聽了令我感慨不已。 沿古道前行十多分鐘,兀然見溪澗旁一塊兩米多高巨石上鐫刻著“閩江源頭”四個紅漆大字,有涓涓細流琥珀玉液般從巖隙石縫間滲涌而出。夕陽里,我們在閩江源頭合影留念,背景是高聳疊翠的逶迤峰巒,眼前是隨清澈的溪水蜿蜒而下的秦漢古道,這真是難得的一方凈土,一塊神奇英雄,人杰地靈的美麗土地,讓我深深地留戀。 四 2018年6月2號,應忠信鎮黨委.政府邀請,溫州市南平商會二屆三次理事會暨赴忠信鎮商務考察在忠信鎮召開,在招商引資說明會上,張旭書記介紹了忠信鎮概況,從綜合實力,后發優勢,平安和諧,投資優勢等方面做了介紹,使我真正認識了“傳奇福清山,坑尾馬跡茶,靈秀太姥山,雄渾畢嶺關,古道蘇洲嶺,上同一百間,三江水源頭,最美在忠信”。正是忠信鎮生態文化的寫照,使我真正領略到探秦漢古道,觀林海奇峰,尋三江源頭,品馬跡霧茶,緬革命豐功。 忠信的美,在它的內涵,這里不僅僅是山川的挺拔和秀麗,歷代人才輩出,更是一種文化的底蘊和精魂。 青山深處人家樂,三江之源水流長,用絕色打造自身特色的忠信鎮,必將綠色回報這里的世代子民。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忠信這塊讓我喜歡留戀的神奇熱土,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