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根問“龍”(中)——王德仁(著)
| 2017-12-19 16:07:00??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宗祠之“星” 就在李厝帝字門相隔一條巷的里面,是龍根開村的李氏宗祠,莊嚴肅穆的庭院,門墻均在,門里梁柱已經(jīng)多次修換,大柱有新有舊,有的廂房,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已倒塌,殘墻碎瓦,后堂后院早已被占隔斷。見之,甚為可惜。而回頭一望,門墻古老,左右門上方匾磚有“景星”和“慶云”四字。究竟何義?李家人說的是緬懷祖先業(yè)績,激勵子孫后人。查《舊唐書·李袆列傳》:“景龍四年(710),李袆任太子仆,兼徐州別駕,加銀青光祿大夫。后被唐中宗李顯特封嗣江王、郁國公。”原來,景星,有著景龍年躍升國公與王者之星。將門出虎子,景龍二年(708),李袆第三個兒子李峴出生,長大后甚為大器,入將出相,拜國公之位。李袆大兒子是趙國公李峘,《舊唐書·李峘傳》:“楊國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峘自考功郎中出為睢陽太守。”詩人王維贊其:“宗室子弟君最賢,分憂當為百辟先。布衣一言相為死,何況圣主恩如天。”李袆二兒子李嶧也官拜三品,三子皆為大唐將星相國,怎么不“景星慶云”呢?特別是李袆自己就是眾星云中的“福星”。史書說他少有志向,孝母撫弟,把繼承爵位讓給弟李袛。他治邊有方,功勛卓越,開元十二年,李隆基改封嗣江王為信安郡王,李袆在浙江忂州的府弟遂稱信安郡王府。開元二十年三月,李袆等率兵大破奚、契丹,被加封“開府儀同三司”。時邊疆詩人高適,欲追隨他帳前效力未能如愿,特賦《信安王幕府詩》:“云紀軒皇代,星高太白年。廟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權(quán)。盤石藩維固,升壇禮樂先。國章榮印綬,公服貴貂蟬。樂善旌深德,輸忠格上玄。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圣祚雄圖廣,師貞武德虔。”贊他:“并秉韜鈐術(shù),兼該翰墨筵。帝思麟閣像,臣獻柏梁篇……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赤嶺之“名” 大王峰東南向,下心山有二條長嶺,一曰龍嶺,二曰赤嶺,中間隔一山谷。走205國道,過龍根村路再行一里路,就見赤嶺村。赤嶺也是山清水秀,聳翠流丹之地。初以“赤嶺”之名,是因武夷山脈延伸,有丹巖紅土而稱。奇的是大王山與呂山巖四周方圓有赤巖之山嶺多多,唯近龍根相處的叫“赤嶺”?查閱《唐朝名將李袆》時,方知青海省的日月山就有地名稱“赤嶺”,那是蕃王迎接大唐公主和親之處,還是信安郡王李袆平定吐蕃大功勝果之地。史書載,開元十五年閏九月,河西右節(jié)度使王君被殺,河隴危急,唐玄宗派禮部尚書李袆,任朔方軍節(jié)度使。玄宗繼位時,唐與吐蕃作戰(zhàn)無任何優(yōu)勢,吐蕃軍占領(lǐng)唐轄要地石堡城以重兵把守,以此前沿陣地,屢屢出兵,可進可守。開元十七年,唐軍為了奪回這戰(zhàn)略要塞,召集將帥共議攻城時,諸將均為“此城據(jù)險,又為吐蕃所惜,今總軍深入,賊必合力拒守”。主張“不如按軍持重,以觀形勢”。李袆?wù)J為石堡城重要須盡快奪回,說“人臣之節(jié),豈憚艱險?必期眾寡不敵,吾則以死繼之。茍利國家,此身何惜?”于是,李袆大膽采取遠距離奔襲戰(zhàn)術(shù),以極小代價攻克石堡城,自此,河、隴連成一片,乘勝拓境千余里。唐玄宗大喜,下令改石堡城為振武軍。吐蕃只好求和請婚,在遠嫁吐蕃的金城公主斡旋下,開元十八年,唐蕃雙方約以赤嶺(今青海日月山)為界,并于甘松嶺(四川松潘境)及赤嶺互市,開元二十一年,唐蕃在赤嶺樹碑紀念,雙方邊將均參了這次慶典。自此后,多年無交兵,保證了邊疆穩(wěn)定。對此,李袆居功甚偉,成大唐“神武軍”的創(chuàng)建者。 平吐蕃,是李袆一生中最輝煌的一筆,映紅了大唐歷史一頁,也照紅了信安郡王一生;赤嶺,是李袆家族子孫難忘的地方,站在龍根看赤嶺,不是遠目釋然嗎?(待續(xù))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