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仙霞關(下)——記中國國民革命軍105師與江山浦城人民群情激發浴血仙霞關保衛戰
| 2017-11-22 15:25:37??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8月7日早上6時許,日軍出動6架飛機輪番轟炸,并動用大量毒瓦斯彈,我軍傷亡慘重,敵軍攻占仙霞嶺公路頂端一段。堅守左右兩翼陣地的守軍,與第四道防線連接成凹形陣地。戰斗進入白熱化狀態。315團王營長,見弟兄們成片倒下,吼叫一聲跳出工事,手提沖鋒槍一陣掃射,敵人猝不及防,應聲倒下一批,王營長乘勝追擊,敵人又倒下一批。是役連、排長個個都身先士卒帶頭上刺刀與敵搏斗,決心與陣地共存亡,黃埔軍校畢業王營長在此役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方20余歲。當時315團、營、連、排長100多人,個個身先士卒,沖殺在前,百名干部僅剩6人…… 傍晚6時許,日軍沖進仙霞第一關,日軍一指揮官騎高頭大馬親臨前線,在橋上拿著望遠鏡,指揮戰斗。一位中國戰士從西向東看,瞄準指揮官的望遠鏡,一槍打中頭部,敵酋被我軍擊斃,當即滾下山。現在此橋江山人民已樹碑“落馬橋”,還有碑文記載當年戰斗詳情,當指揮官擊斃后群龍無首,我軍吹響沖鋒號全線發起反攻,中國軍民個個如猛虎下山,英勇無比,日軍倒下一大片又一大片。這時夜色降臨,敵軍不支利用夜色敗退保安。這天戰斗,我軍營、連、排長幾乎犧牲殆盡,仙霞關關帝廟、天雨庵被戰火摧毀,敵傷亡數百人,棄尸遍野逃回保安。 同日,49軍派駐浦城深坑駐地26師到廿八都附近占領后方陣地;調預備第5師在仙霞關以南構筑第五道防線。 日軍主帥戰死,當天上半夜,窯嶺及保安路口日軍開始撤退。日軍并在保安街放火燒房屋,火光沖天,時隔幾十年,直至改革開改前還處處可見斷墻殘壁。 8月8日,因我軍處于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日軍處于不利地形,兵力難以展開,確也無力再發起進攻,雙方處于僵持狀態。 8月9日,敵主力敗退至峽口。 8月10日,日軍敗退到江山縣城。 仙霞關之戰,歷時10天,中國軍隊以傷亡500余人的代價,擊退日軍6000多人多次陸空配合的猖狂進攻。我軍殲敵1600余人。使日軍沒能越過仙霞嶺,廿八都及閩北浦城一帶免遭日寇鐵蹄蹂躪。還為今日江山廿八都保留下一片華麗的古建筑、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8月23日,105師正面從江浦公路,側面從石門、清湖一帶發起攻擊。下午2時,日軍棄城逃跑,105師緊追其后。沿途上余、大溪灘、大陳等鄉、村自衛隊及民眾分段阻擊,敵潰不成軍。 仙霞關保衛戰,江浦軍民團結一致,浦城從深坑泗州橋開始一帶村莊,老弱病殘,退居深山,沿途村莊都有駐軍守疆,深坑現在還有當年抗日將士公墓,特別是仙霞關保衛戰學生兵(未成年軍人)公墓。還有當年抗日的一道道戰壕。當時浦城組織了一千名民夫(號稱鐵肩夫)實行軍事化管理,由浦城人黃埔軍校畢業的中校軍官,達宗杰先生帶隊,他與民夫同艱苦共命運,頂烈日,戰酷暑,冒著頭上的日機,頂著日軍槍彈,不分白天黑夜送子彈,送糧食,運傷員,保證保障供給,他們從浦城一直隨軍打到金華,把日本侵略軍趕走。 1942年冬,江山民眾在城南封門橋南面、老虎山麓,建造了“陸軍第一百零五師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和“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江山各界舉行隆重的儀式,悼念抗日陣亡將士。虎山腳下素幡飄揚,人頭攢動。?? ????? ?(季守岐 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