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仿古設計 創出“浦城風格”
| 2016-07-14 08:45:44??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他初中未畢業,卻為閩浙贛三省不少城市設計出了古色古香、別具風格的仿古建筑,深受好評,他就是我縣民間仿古建筑設計師鄭啟明。 ? 7月1日,浦城中央蘇區紀念館正式開館,迎來了眾多市民參觀。館內豐富的革命歷史文物和資料介紹讓市民重溫了紅色年代的記憶,同時,恢弘大氣、典雅莊重的中央蘇區紀念館也令市民大開眼界。經了解,該館的設計出自于我縣民間仿古建筑師鄭啟明之手。近日,記者來到鄭啟明家中,看到他正在專心地繪制圖紙。見我們到來,鄭啟明放下了紙筆,與我們聊起了他那不一般的藝術之路。 ? 1950年,鄭啟明出生在一個普通木匠家庭。15歲那年正值文革時期,他與同學到江山串聯,被聞訊趕來的父親抓回去學習木工。跟隨父親學了兩年半后,他就到各家各戶攬木工活兒做。當時浦城有很多下放知青,看到他的心眼活,手藝好,紛紛搶著雇他做工。“他們回家后還把我做的家具拉走,說是做得好,舍不得扔。”鄭啟明笑著說。 ? 心思活泛的鄭啟明不甘于做一個普通的小木匠,1981年,他到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參加美術理論學習,進修了兩年后,又到浙江省東陽市學習雕刻知識,“一位姓馬的師傅教會了我平雕、立體雕等基本雕刻理論。”鄭啟明介紹,他在東陽學會了浮雕技法,東陽木雕的藝術風格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學成歸來后,鄭啟明便推掉了所有的木工活兒,在家里專心搞起了仿古建筑設計。2002年,經朋友介紹,他幫武夷山市的一個老板設計裝修茶樓,圖紙效果出來后,老板非常滿意,從此他的名氣在業內一炮打響。說起他最滿意的設計作品,鄭啟明介紹,應該是位于武夷山星村一號碼頭的永樂天閣,從圖紙設計到施工技術指導,他在那里待了有一年多,永樂天閣建成后前來游玩的客人無不稱奇。“我在沙縣東門設計的16米高古城樓,如今已成為了該縣最漂亮的標志性建筑。”鄭啟明頗為自豪地說。 ? 平時,鄭啟明愛到周邊縣市尋訪古跡,那些巧妙的梁枋構件,豐富多彩的門窗樣式,栩栩如生的磚雕藝術,精巧自然的裝飾之道,常常使他流連忘返,遇到有意思的古建筑他就會站那兒琢磨半天,并拍下照片帶回家仔細研究。歲月的沉淀、經驗的積累,使鄭啟明在仿古設計上創出了獨特的風格。他笑稱自己的仿古建筑設計是“浦城風格”,融合了閩浙贛三省古建筑的特點。 ? ?“中國古建筑最講究風水格局,《易經》里有大學問。”鄭啟明說,他在閑暇之余愛研究《易經》,從中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為他的設計提供參考。因為美術功底深厚,鄭啟明的所有仿古建筑設計都是用手繪出來的。“每當我把圖紙交給客人,他們都戲稱這是‘絕版’,我最希望的是,能把我這門技藝傳承下去。”鄭啟明說。 ?????????????????????????????????????????????????? (徐趙浦? 張偉生)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