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豆腐丸:傳承三百年的美味小吃
| 2016-06-21 11:25:02??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浦城豆腐丸歷史悠久,為浦城人獨創(chuàng),是我縣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2012年7月,“浦城豆腐丸制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第四批代表性項目名錄。小小豆腐丸,做出大文章。為探究美味的奧妙、領略“非遺”的魅力,6月14日,記者來到位于五一三路的章記豆腐丸店。 ? 走進店內(nèi),店主章志芬正在熟練地打、搖、拋……一個個橄欖狀的豆腐丸在一口裝滿高湯的鋼精鍋內(nèi)翻騰著。一小勺味精,一把蔥花,鍋內(nèi)的豆腐丸連湯舀入放好調(diào)料的碗內(nèi),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丸就出現(xiàn)在了記者眼前。入口滑嫩,香味四溢,有股目魚和胴骨的味道。這么好吃的豆腐丸是怎么做的呢? ? “制作豆腐丸的原料看似簡單,實際上大有講究。”吃完了豆腐丸,章師傅向記者講述起了豆腐丸的制作技藝。首先是原材料的選擇。豆腐要選細嫩一點,老了不行;瘦肉要選豬后腿肉上的精瘦肉,不能有一點的肥肉和筋。章師傅給記者現(xiàn)場演示了豆腐丸的整個制作過程,她先將選購好的豆腐用清水沖洗,捏碎后放入陶制的缽盂內(nèi),再撒上少許食鹽用竹筷將豆腐攪成泥狀。然后,再將精肉切成丁,散放在豆腐泥上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 在章師傅制作豆腐丸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那口陶制缽盂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痕,并且釉色也變得斑駁。章志芬告訴說,她的這門技藝傳承于父親章渭生。“這個缽盂是我父親傳下來的,已經(jīng)用了二十幾年了。”章志芬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父親的無限懷念,“雖然父親去世了,但我會將‘衣缽’一直傳下去。”接著,章師傅向我們演示如何制作成型的豆腐丸,只見她用瓢羹裹上豆腐泥和瘦肉丁在陶缽上連續(xù)輕敲,之后放到了一個盛有面粉的碗中搖晃。章師傅解釋說,面粉是起凝固的作用。隨著章師傅左手腕嫻熟地轉(zhuǎn)動一圈,包裹著瘦肉丁的豆腐泥馬上變成橄欖形狀的丸子,一個豆腐丸便做成了。 ? 豆腐丸搖好之后,就可以放入備好的高湯中煮了,待豆腐丸浮上來后便可食用。豆腐丸的好吃在于它本身的滑嫩,更在于鮮美的高湯。煮豆腐丸的湯汁一般由目魚、豬骨、香料等配料文火熬制。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熬制,湯汁內(nèi)便溶入了目魚和豬骨的鮮味。章師傅說,如果要做高檔的豆腐丸,則可用豬蹄、香菇等上好食材熬湯,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丸會更加美味。 ? 如今,浦城豆腐丸已成為浦城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和浦城人的一種鄉(xiāng)土情結。章志芬表示,她已經(jīng)將浦城豆腐丸作為一項事業(yè)來做,她將繼續(xù)傳承著浦城豆腐丸的味道,并希望在傳統(tǒng)做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 ?????????????????????? ????????????????????????????????????????????????????? (徐趙浦?? 王濤)?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