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奇妙
| 2016-06-14 11:28:31??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謝汝平 ? 和七十歲的奶奶不能說勞動,要說做事。勞動是書面用語,而做事則親切得多,也具體得多。例如買菜、做飯、打掃衛生、上班等等,都是奶奶認為必不可少的應該做的事。記得上學時每周有一節勞動課,其實主要就是打掃衛生,雖然大家平時在家可能懶得很,但在學校的勞動課上卻積極主動,如果不說勞動課,而叫做事課,大家肯定沒那么積極。勞動工具都是從家里帶到學校的,同學們分工不同,所帶工具也不一樣,記憶中帶過鐮刀、鐵锨、盆、抹布、扁擔、水桶、糞桶等。勞動課上,女生負責擦玻璃、擦課桌等,男生做的比較多,割草、挖地、掃地、挑水、挑糞等等。盡管那些事在家總要父母再三催促才勉而為之,但在集體勞動課上,個個爭先恐后,不怕苦不怕累。尤其是搭配在一起的男女同學,男同學積極,女同學耐心,著實很奇妙。 ? 在我看來,勞動大概分為兩種,一是主動勞動,二是被動勞動。從孩子的角度,好玩的勞動是能引起興趣的,因而是主動積極,例如捕魚捉蝦、采菱挖藕等等,都特別有意思,勞動起來就會很賣力。而單調的勞動則無趣得很,例如割豬草、拾棉花、剝玉米等,單調乏味,不一會就累得腰酸背痛,自然屬于被動勞動。而對于成人,主動勞動應該是那種見效快收益高的事情,而被動勞動則是那些無意義看不到效果的勞作。當然勞動也是一種責任,人們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會很用心;勞動也是一種榮譽,義務勞動或者幫助別人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因此勞動時也會很賣力。 ? 勞動又有集體勞動和個體勞動之分,集體勞動的場景非常壯觀令人震撼。記得以前在農村,見到大修水利的場景,往往是數萬人在一起勞動,大家都有具體的分工,各司其職,有條不紊。雖然人多,卻沒人偷懶,大家你追我趕,都在爭先,落后是很沒面子的事情。我雖然沒參加過那樣的勞動,卻見過很多次,總被人們的激情感染,真是恨不得小小年紀也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去。而個體勞動是自由的,也是悠閑的,大多數的家庭勞動屬于這一類,人們有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既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樂趣。 ? 勞動并不是人類獨有,很多動物也都會勞動。例如鳥兒會筑巢,它們是天生的建筑師,用樹枝和泥土就能筑起漂亮而能抗風雨的鳥巢。更令人驚訝的是,不同的鳥類所筑的巢都不一樣,有高高在上的碩大的喜鵲窩,有溫馨的筑在房檐下的麻雀窩,每一種鳥巢都有不同的風格,但都體現了因地制宜適應環境的勞動能力。無論飛禽和走獸,都通過勞動來養活自己,讓其族群可以繁衍生息,在這一點上,它們并不比人類差,真是奇妙。 ? 勞動的奇妙在于創造了文明,推動了社會發展,積累了財富。遙想人類出現之初,空著雙手,可供利用的只有石塊和枯木,到如今的電子信息時代,讓你不得不驚嘆勞動的奇妙和偉大。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