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橋和羅漢洞風光考察記
| 2016-06-14 11:28:11??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蔣? 仁 民間有“官橋筍、塘坑竹、羅漢洞風光喜歡矚”的俗語流傳很久,幾乎家喻戶曉。官橋并不和羅漢洞同一個地方,而相隔10多華里遠,但同屬蓮塘鎮境內。 ? 官橋筍為什么著名?是因官橋竹山多,黃泥土質深厚,春筍長到一米多高方出頭,殼黑、肉白、質嫩、味甜,銷路廣,聲譽遠播。早年在離官橋10多里的山橋水閣村有筍市,每年春筍季節,城關的筍販到水閣收筍,優先選的是官橋筍。 ? 塘坑,是官橋村所轄的一個自然村,距村部約2公里,住著二三十戶人家,竹山多,竹制品是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這村所產的毛竹,節稀、韌性強,其竹制產品美觀耐用,令消費者喜愛。 ? 官橋,在縣城西部,是通往西鄉重要古道,距城30華里。從德星門出城,經山橋、水閣、越棉杉嶺、路后街,過三洞橋、攀上新嶺、下官橋,再上翥嶺、出冠山村,至西鄉街。這條古道歷史悠久,來往人多,官橋村是中心點,村中有座美觀的古廊橋,有兩排長凳坐位,供來往行人休息。此橋始建何年無考,據現存的橋屋中樑的刻字考證,是清同治十年(1871年)大修的,其橋尚在,橋屋殘存。橋西頭原有茶館客餞,來往行人在此飲茶用膳,休息。歷代來往西鄉官員皆走這條古道。紅十軍解放浦城來回亦是走這條路,故稱留下英雄足跡。 ? 2011年11月25日,筆者約幾位詩友考察官橋古道,30年前與30年后有了很大變化。隨著臨江至西鄉公路開通和下沙至官橋公建成,改善了交通條件,從城區經官橋至西鄉的古道已不再使用。 ? 羅漢洞與羅漢洞村,不在一處,相距約兩公里。其風光別具特色。故有“羅漢洞風光喜歡矚”,久而久之傳為“羅漢洞美女溪沿矚”還有人說“羅漢洞女人不要矚”(相信個個都美)。不論是本地出生還是外村嫁入女人,皆皮膚白皙,趨紋少,“徐娘”不老。因這里自然條件優越,全村70多戶人家,鮑卓魏三大姓,幾百人口住在一個山間小盆地,屋舍儼然,辦有一所學校,和睦相處。有百余畝良田,可種植菜蔬。村的周圍叢林密布,喬木參天,把這村莊緊緊包圍掩蓋著,沒有噪聲,比較清靜,一般不需要與外界接觸。全村只有一個似小城門一樣的小片石卷成的洞門,洞外見不到村莊,不入洞門不見村。 ? 村中自西北向東南一條山溪,從羅漢洞口山麓清泉涌出,穿過村中,潺潺流水,川流不息。水質好,全村女人每天均在這溪中石上洗涮,故有“羅漢洞美女溪沿矚”的俗語流傳。村中溪上建有一座廊橋,上有橋屋為亭,兩排長凳,村民茶余飯后在此歡聚聊天。羅漢洞村相似 “世外桃源”。 ? 羅漢洞是天然古洞,詳細情況尚不很清楚,據清光緒《續修浦城縣志·山川》記載:“羅漢洞,在縣西南登云里,幽深高曠,舊有雙石寺,今廢”。為了解此洞的特色,筆者有過三次考察。 ? 第一次于1991年10月中旬,約余奎元、邱文彬一同前往,請一位村民為向導。洞在村背兩公里玉米山的半山腰,沿小溪上尋,沿途有幾處似古寨一樣的住落遺址,不知是寺廟還是人居的遺址,這些遺址,是何年代興建、何時荒廢尚待查考。由于地殼變化,洞口已變狹窄,稍胖的人進不去,里面情況并不清楚。因怕天黑下來,從原路返回到羅漢洞村,查閱卓氏族部,初步了解羅漢洞的村史。 ? 這次考察觀感賦七絕二首:其一,翠擁青山別洞天,入門豁朗見炊煙。且存鮑卓雙祠宇,世代相安亦坦然。其二,清流一道貫村中,林下砧聲日日同。農事閑時亭上聚,笑談今古樂融融。 ? 第二次考察是1999年9月21日,省電視臺吳文成、許丹兩記者到浦城,由當時縣委宣傳部涂遠偉同志約筆者陪同考察。這次與前次考察的自然風光有所不同,雖然村前石門依然存在,但門外開的拖拉機道與205國道線銜接,而村民住房有的建在石門外。記者看到這個村的兩個祠堂,三大姓和睦相處,大為感動。筆者賦一首《天凈沙》古樟古洞依然,小橋流水其間。屋舍叢林夾岸,睦鄰相處,尋芳似入桃源。 ? 第三次考察是2005年4月20日,16位好友相約赴羅漢洞參觀。是日天氣晴朗,從城關乘車出發,到達羅漢洞村石門口,下車歩行。21世紀初,村民在羅漢古洞口不遠的山麓新建一座廟,有佛殿、戲臺、膳房、臥室,一條小車道連接村口石門。因前幾日漲洪水,路被沖壞,坎坎坷坷,車不能直達,只好徒步前行。在寺中梢事休息,再從寺中出發,向西北走去,路雖不遠,但跋涉艱難。路陡似壁上行走,要攀樹枝往上爬,后人的頭會碰到前人的腳跟。雖然難行,大伙還是到達目的地。初到的人感到驚奇,有五六人進入洞中,說洞很干凈。筆者時已古稀有三,興致所及,即賦六言詩一首:致知不道艱難,壁路攀枝向前。未遜韶華步速,凜然考察壺天。 ? 返回時向東走另一條山路,仍需抓住雜草樹枝,一步步慢行,前面人照顧后面人,說說笑笑感到輕松。回程路上經過一處景點,稱葡萄巖,約有四五十米高,10多米寬,峭壁懸著水簾,隨風飄拂,很是壯觀。筆者隨口吟一首:珠簾天外壁空懸,引得行人著眼看。疑是吳剛籌上宴,流霞池溢落晴川。 ? “官橋筍,塘坑竹,羅漢洞風光喜歡矚”的俗語,仍在民間流傳,其風光皆留下美好回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