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工廠”好風光
| 2016-01-29 14:12:06??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上月28日,省旅游局批準了第一批33家“福建省觀光工廠”。其中,浦城縣“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同時又是國家3A級景區,成為首批觀光工廠中的亮點。 近日,記者來到博覽園。走進399米長的參觀通道,仿佛走進農耕時代的釀酒作坊——青磚地面、木制柱梁房門、水井、大木桶、一邊陳列的籮筐鋤頭等各類傳統生產生活用具……所有車間的墻壁都由透明玻璃制成,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包酒的整個釀制過程。據導游介紹,小密包酒源于浦城縣富嶺鎮小密村。其制作技藝與眾不同:將糯米發酵后,在糯米酒釀中加入適量的谷燒白酒和枸杞、桂圓、黨參、熟地等配料封缸,進行二次發酵18個月以上方能取出。包酒釀制技藝自明代至今已傳承400多年,名列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據介紹,釀造車間里巨大的蒸鍋,一次可蒸1000公斤稻谷。 來到一號酒窖,只見包著紅布的宜興陶酒缸,像士兵一樣排列得整整齊齊,場景蔚為壯觀,充滿濃濃的民俗風味。據介紹,酒窖面積約1300平方米,酒缸約1200個,每缸裝酒500公斤。陶酒缸有可透氣的毛細孔,酒在其中可進行緩慢的氧化、酯化及水合等反應,酒質會更好。不過陶制酒缸成本較高,部分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儲酒用不銹鋼罐。像博覽園規模這么大的陶酒缸陣,在全國比較少見。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幾個影視城都已將這里列為拍攝基地。 據福建省小密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東介紹,博覽園總投資1.2億元,占地100畝,可年產小密包酒3000噸。博覽園采用蘇州園林式風格建設,2013年9月開工,分三期建設。目前,已完成文化展廳、文化長廊、傳統釀酒生產線、大型酒窖等主體觀光區域的建設,正在進行游客中心、黃家大院、停車場等配套工程的施工。今年底博覽園全面建成后,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手制作包酒,滿足游客“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的需求。自去年5月試開放以來,博覽園已經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近5萬人。 黃向東表示,博覽園把傳統釀造包酒的工業特色融于“看、玩、吃、喝、住”的旅游五要素中,努力鞏固和培養一批忠誠的消費群體。希望能通過博覽園這個以工業帶動旅游業、以旅游業促進工業的經營模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多元化發展。 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觀光工廠是以當地工廠產業為基礎,將傳統產業與觀光旅游結合的一種新的旅游方式。它是指具有法人資格、取得工商登記,產業具有文化、教育、觀光價值或地方特色,實際從事制造加工,將其產品、生產過程或廠地、廠房提供給游客參觀、游覽、休憩的工廠。我省將依托特色工業企業,加強工業旅游創意設計和時尚品牌塑造,發展“旅游+工業”,到明年爭取建成100家觀光工廠,打造一批富有創意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工業旅游項目。這種旅游新產品為豐富旅游產品、完善旅游產業鏈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