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寨門:打造“紅色”美麗鄉村
| 2015-12-13 19:45:37??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楊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山塢抱碧,曲徑通幽,一排排白墻黑瓦的房屋掩映在桃紅柳綠之中;河道、涼亭、觀景臺、老年活動中心……近日,記者走進這片設施齊全的美麗村莊忠信鎮寨門村,它是福建省生態村,同時也是閩江源頭“保護母親河行動”的水源地。 近年來,寨門村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和良好生態環境,融入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紅豆杉文化等元素,積極探索鄉村紅色旅游發展的新模式。據悉,在村莊規劃中,除了夯實基礎設施,讓人居環境、生態環境變好、變美的同時,寨門村還把紅色文化傳承作為建設重點,以“紅色”為總基調,巧妙注入人文元素,保留古色,修葺古跡,打造忠信鎮首個“紅色”美麗鄉村。 據寨門村黨支部書記蘇祖端介紹,該村有個歷史悠久的“紅色寺廟”福羅寺。廟志記載,1934年工農紅軍在該寺成立蘇維埃政府,同年寨門村第一個共產黨支部也在此寺誕生;隨后的1936年,粟裕將軍率部北上抗日,在寺門外的圍墻上留下了“血洗泉山翠,汗雨澆靈芝。丹心望明月,赤膽報國情。”的壯志豪情。雖然這段歷史已過去70多年了,但革命先輩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的足跡依稀可見,他們曾經的辦公場所、居住房屋,依然保存完好。“下一步,村里打算對福羅寺進行整修開發,讓它成為村民和游客接受紅色文化洗禮的地方。”蘇祖端告訴說。 寨門村發展紅色旅游,除了有一段難忘的革命歷史,還有廣闊的生態公益林、紅豆杉基地、竹海等資源優勢。“村外綠樹成蔭,村內文化濃厚,我們都盼望著早日建成‘紅色旅游'鄉村,讓更多人熟知我們村子,以后我們的好光景還長著哩!”看著村里變得越來越美,村民張大媽打心眼兒里高興。 ( 圖一) (鐘鳴 柳志勇 張依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