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喇叭褲的故事
| 2015-11-13 12:56:52??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喇叭褲上窄下寬,低腰短襠,緊裹臀部,從膝蓋向下逐漸張開,形成喇叭狀,長度覆蓋腳面,褲腳寬如掃帚。據說喇叭形狀的褲腳最早起源于為水手專門制作的服裝,當時并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考慮實際需要,水手在甲板上工作,海水很容易濺入靴筒,而肥大的褲腳可以罩住靴口,以免海水濺入。 八十年代初期,喇叭褲在港臺電影以及大城市悄然流行,我們縣城穿者不多,鄉鎮更是沒人穿過。青春懵懂的我不僅桀驁不馴,而且是個追求時尚的潮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決定搶先嘗試。 那時我在九牧鎮當代課教師,每月工資22元,同時還開一個照相館,業余時間掙外塊,手上有幾個閑錢。我花了30元買了塊淡籃色的布料,自己設計上衣款式以及喇叭褲的尺寸,然后叫做裁縫的姐姐縫出當時九牧鎮的第一條喇叭褲和最前衛的上衣。為了配這條褲子,特地買了一雙尖頭高跟鞋。當我在家第一次試穿這套衣服時,看到鏡子里的我修長、挺拔,一米七的個如同一米八似的,心里特別的亢奮,感覺特別的好。 時髦衣服可不是在家里自賞的,第二天,我騎著那輛花了一年多工資買來的自行車,到8公里外的一外朋友家玩,目的就是在外面顯擺一下。那時候有自行車相當于現在有輛小車。一路上,我慢悠悠行駛在國道上,心中的得意勁甭提多美。當時的道路沒有水泥,更沒有柏油,全是鋪滿小石沙子,只要一輛汽車通過,鋪天蓋地的塵土迎面而來,好在汽車很少。 搖搖晃晃,來到朋友家,我這個在流行的風口浪尖上的潮人,帶著朋友故意甩著腿,在小村的黃泥道上溜達,大喇叭褲就象大掃把,迎風呼呼而掃,所到之處,塵土飛楊,褲腳里裝的不僅是灰塵,還有放蕩不羈。引來村民羨慕、嫉妒、疑惑、驚奇等各種眼光。 得瑟一番之后,朋友家豐盛的午飯已準備好,由于心情好,多喝了幾杯,頭腦被酒精燒得異常興奮,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車騎得特快,好端端的直路硬是以S型前行,炫得不是車技,而是讓喇叭褲腳飛揚起來,引得路人駐足觀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然而,好事多磨,在一個下坡時,由于車速過快,又肥又長的喇叭褲腳卷進鏈條,我嚇得緊急剎車,但路面沙石太滑,自行車鏟著地面翻個跟斗,我“嗖”地甩到空中,“卟”的一聲摔到地面,“嘩嘩”向前滑了三米。在空中,我想的不是人會摔成什么樣子,而是想:完了,我的喇叭褲!落地后,滿臉是血的我居然能立即爬起來,衣服胸部磨破了,褲腳撕了,一副的狼狽相。在這之前,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但此時,我情不得鉆進地縫,還好,路邊人不多,我趕緊卷起褲腳,低著頭,騎著已經歪了把的自行車灰溜溜的回家,這時才感覺渾身痛疼。 我的臉頰至今留下當時擦傷的痕跡,喇叭褲給我人生留下了一段難以泯滅的記憶,它的不合規矩,它的夸張乖戾,引起了一個時代的躁動,顛覆了人們刻板的審美觀念。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同時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在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被非議、扭曲的過程后,轟動一時的影片《廬山戀》中的演員穿著一條“微喇”以正面形象出場,喇叭褲才算與積極向上的好人形象聯系在一起。(李義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