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神話
| 2015-11-11 16:03:32??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忠信,連接閩浙兩省4縣的邊陲鄉鎮,系國家級的生態鄉鎮。最值得驕傲的是自然生態。現任該鎮書記的裴揮軍意味深長地說道:“忠信的優勢在生態,忠信的前景在生態,忠信干部和群眾的責任就在于保護生態。”不愧是擲地有聲的金玉之言。 以自然生態為主旋律的忠信神話,是最為靚麗的風景。 森林:人類之肺 自然生態最為重要的元素和瑰寶是森林。 一腳踏進這片神奇的土地,滿目皆綠,如夢如幻。這是典型的山區,境內124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猶如撐天巨筆,拔地而起,寫盡風流! 山上全是樹。全鎮有60多萬畝的森林,其中35.2萬畝是國家公益林,位居全省之首。綠漾漾的樹林,無涯無際,綿延成海。古人贊嘆樹:“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然。”意思是說,堪稱人間盛景的千葉芙蓉和百枝燈花,都比不上樹的茂盛和光彩。用此來形容忠信的林海,當之無愧。常見的杉樹、松樹、毛竹、雜木且不論,珍奇的百年以上的紅豆杉、香榧、香樟等也屢見不鮮。植物界極為稀罕的桫欏、鵝掌楸等原始樹種同樣偶有所見。森林,人類最早的搖籃,曾經見證過地老天荒,見證過彪炳千秋的史詩,見證過永不枯竭的歲月長河,如今,則是人類之肺,直接系著人類的健康乃至生存。當現代化、工業化的滾滾浪潮,無情地將繁華的都市變為冷漠的灰色建筑碑林,將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夷為毫無生命的不毛之地甚至沙漠,人滿為患飽受環境污染之苦的世界,往往不缺錢、缺糧,卻是匱乏清新潔凈的空氣,當人們把吸一口氧吧里的空氣都當作奢侈享受的時候,雄奇壯美風情萬種的忠信森林,無疑是足以昭示世界的綠色宣言、旗幟,令人振奮、震撼! 因此,森林覆蓋率高達83.3%的忠信,不僅是人間仙境,更是現代神話。 曾經走進東北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深處,觸摸其強勁的脈搏,我贊嘆其莽莽蒼蒼、深沉、博大。那里長的絕大多數是紅松,偉岸、挺拔,就像白山黑水里的英雄漢,但怎比得上忠信森林的嫵媚、秀氣、純凈、柔情!我也曾經有幸到澳大利亞的原始林區考察,赤紅猶如烈火焚燒過的土地上,長著的是單一的桉樹。那里的桉樹長得真高呀!每棵都有數十米,就像是向往藍天的俠客。然而,看久了,總覺得失之單調。忠信的森林,樹種多,長勢好,濃濃淡淡,深深淺淺,如化不開的云彩,沿著山坡、跨過深壑、躍上峰巒,勢不可擋地席卷天內天外。置身其中,神馳飛越,你仿佛也成為了一棵郁郁蔥蔥的樹,消融在永不凋謝的林海里。森林是有靈性的,如語、如歌、如詩、如畫,匯成人間絕唱,怎能不令人為之驚嘆、折服! 忠信的森林樸實如那里的山民,靜靜地守望這片古老的家園,細細品去,又仿佛在憧憬、期待,是期待有奇跡出現嗎? 福羅山自然保護區,壁立的山巒如屏障,佇立山前,自然想起古人詠山的名句:“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山頂卻是平地,曾經有壯麗的廟宇,不幸毀于火災,現在只留下殘垣斷壁了。不過,屬于該區的納袋自然村,土名烏葉壟,有棵馳名的梨樹王,樹齡200多年了,樹徑1米多,樹高10多米,樹蔭如蓋,依然年年開花、掛果,梨大如鴨蛋,色黃味美,可以收獲2000多斤。據行家分析,梨樹王之奇跡,源于這里土地肥沃,水分充沛,氣溫低,蟲害少,能耐寒所致。此樹如書,獨樹一幟,年年月月,耐讀,更發人深醒。有幸享受其恩澤的人們中,不知是否有人想過,這里能夠發展為高山果園嗎? 忠信的森林里有奇特的樹蛙,雌雄相依,群居,往往是一團團聚集在一起。發現一對,就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對。樹蛙去皮炒辣椒,是當地一道農家菜。味道很不錯。它有藥用價值嗎?也不知專家是否研究過被遺忘在此地森林里的這種南方罕見的蛙類。 瑰寶無數的森林,是寶庫,更洋溢著現代神話的神秘和異彩。 水:三江之源 森林涵養水源,有森林就有水。水,自然生態的生命之源。 忠信的水真好。那是毫無污染的甘泉、乳汁、瓊漿。山中清泉無數,匯成潺潺溪水、瀑布,處處都是好風景。更值得驕傲之處,忠信的水是三江之源。 源頭就在離坑尾村不遠的群山深處。這里山高林密,溪水長流,是浙江省的錢塘江、江西省的信江、福建省的閩江發源地之一,因此,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稱,其中閩江之源的柘溪為境內流經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中央電視臺攝制組曾經專門到這里拍攝專題片,向國內外觀眾介紹“三江之源”的奇景。 閱盡春秋的秦漢古道,又稱福源山古道,從坑尾村轉七十二道彎系起閩、浙、贛三省,蜿蜒而上,皆由石級鋪成。往事數千年,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官員商賈以及挑“龍泉擔”的山民,在這里遺落下他們的無數腳印。耐人回味的是,“三江之源”和古道緊緊相依,歲月無情,流水有意,她目睹這些逝去的生命,感受過他們的呼吸;目睹發生在古道的故事、傳奇,傾聽過匆匆過客的耳語,莫非,如今依然汩汩流淌的山泉里,有著等待現代人破譯的神奇密碼嗎? 從“三江之源”流出的水奇,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這樣描繪:“山頂有泉, 分為兩派,一入處州,(今屬浙江),一入劍溪(今屬福建)。”因此,沿發源地福清山的北麓,水往北流,經納袋村、馬跡坑村流入浙江(分別流入錢塘江和甌江),山南的水則流到浦城,從南浦溪匯入閩江。唐朝詩人司空曙盛贊江河氣派,詩云:“野極空如練,天遙不辨波。”人們或許沒有想到,飲譽江南的閩江、錢塘江、信江之所以嫵媚動人、美不勝收,蓋源于忠信“三江源頭”的豐富和厚重。 端坐在鐫刻著“三江源”三個大字的山泉旁,一側是盤山而上的梯田,田里長的是薏米,時令進入深秋,薏米快成熟了,珠圓玉潤,像待嫁的新娘,羞答答地低著頭。一側是如今人跡罕見的秦漢古道,被無數腳印磨得水滑的青石,寂寞地沉浸在漫漫的沉思和回憶里。思緒恰似綿綿流出的泉水,人道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世界變化太大、太快,生活在如今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俗世中,人雖然難以免俗,但愿靈魂、品德能夠保持如“三江之源”的純凈和高潔。 忠信欣賞水的地方多,除了“三江之源”,白巖村的紅軍橋也是個好地方。該地是粟裕將軍率領紅軍挺進師戰斗過的革命舊址之一。紅軍橋是當地群眾為紀念和緬懷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的紅軍而集資修建的。一座古香古色的廊橋,系起碧沉沉的溪水。橋頭不遠處,是古老的道院,白墻上還清晰地留著紅軍留下的標語,據說書者是騎在馬上用筍殼沾著墨水寫的,上書:“歡迎白軍士兵暴動參加紅軍!”運筆瀟灑、剛勁,激情如涌,結尾處還特別注明:“紅軍”二字。80多年過去,書寫這一標語的紅軍不知何處去,橋下清粼粼的溪水,無言,莫非也在深情回憶那烽煙滾滾的火紅年代嗎? 忠信有幸,“三江之源”,孕育了滋養江南秀色的三條母親河;忠信更值得自豪,星星之火燎原成為新中國如紅日東升彪炳史冊的千秋史詩,最早的源頭之一,也是在這里發軔的。 值得欣喜的是,因為忠信的水好,國家特別投資3個億建設的王家洲水庫,已經動工,該水庫儲水量高達192萬立方,不僅造福忠信,而且是浦城縣備用的飲水水源。作為鄉鎮,能夠得到國家如此厚愛,就是一件大喜事了。 生態產業:同樣輝煌燦爛 古語云:靠山吃山。 自然生態是環境,但同樣可以培育出最具前景的產業,書寫時代的神話。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巨變。或許,窮怕了的人們遇到了好時代,急于脫貧致富,甚至想一夜致富,發生了太多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昂貴的代價換取經濟高速發展的悲劇。君不見,中國之大,從北方走到南方,已經很難找到一條沒有被污染的大河了。并非危言聳聽,如此下去,將會出現禍及民族生存乃至國家未來的災難性后果。 忠信沒有走這一條被百姓憤怒地斥責為“斷子絕孫”之路。他們在經濟發展上,睿智而響亮地提出實現“五個萬”目標:萬畝油茶,萬株紅豆杉,萬畝油菜,萬擔烤煙,萬余豬場。這些生態產業的發展,不僅將造就忠信經濟的繁榮,造福這里的百姓,而且能夠促使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提升到一個更新的境界。 寨門村是福羅山下的古村落,也是個老區村。村口,佇立著一座木質的古亭,上書:將軍亭。那是為紀念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的粟裕將軍而建的。一條清亮亮的山溪,從村前流過。叢山疊翠氣候溫潤之地,最適合紅豆杉的生長。因此,這里家家戶戶都在培育紅豆杉。房前屋后,青蔥欲滴的紅豆杉樹苗分外誘人,而山坡或溪畔的土地上,成片成片的紅豆杉樹苗更是長得特別茂盛。紅豆杉價值不菲,是名貴的風景樹和具有藥用價值的樹種。樹苗是用種子播的,需兩年才能萌發。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深居山林的山民,并沒有囿于偏僻之地,他們借助現代化網絡的翅膀,也學會做電商生意了。寨門的紅豆杉絕大多數是通過網絡銷售的。實誠的山里人,在網絡上得到用戶的需求信息以后,先行聯系好,然后負責將紅豆杉樹苗直接送到用戶的家中或指定的地方,負責種植,種活以后再收款。這一全程周到的服務模式,贏得了全國各地用戶的信任。寨門的紅豆杉因而走向了全國。 山里人拿慣鋤頭的手,也能嫻熟地運用鼠標了,用它點擊山山水水,點擊日、月、星、辰,點擊自己的命運和未來,忠信神話,就是如此神奇、動人! 可喜的是,除了寨門村,發展種植紅豆杉產業,已成規模,全鎮的紅豆杉苗木達到100萬株,成為前景無限的綠色產業。 馬跡茶是源于忠信馬跡村的特產。該村位于福羅山東麓,海拔1000米以上,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相傳是古代仙人隱居之地,至今依然有洗馬潭、石馬、馬蹄跡等古跡,因此,馬跡茶又稱“三馬茶”。據考,清代名士廖斯茂曾經隱居此地,他先是種植染料靛青,后來發現這里漫山遍野都是山茶,于是,轉而種茶,經過廖氏的世代培育,傳世已經200多年了。馬跡茶是纖塵不染的高山茶,芳香撲鼻,色青味濃,有消脹祛邪之功能,是茶中的精品。自清代開始,就暢銷浙江金華一帶。在萬畝深山中,有1000余畝的茶園。如今,經榮華茶葉加工廠精細加工,遠銷上海、福州等地。東坡先生曰:“從來佳茗似佳人。”源遠流長的馬跡茶,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忠信特產多,薏米、山茶油、黃連、野蜂蜜等等都是受現代消費者熱捧的產品。關鍵是規模。現代化的商品生產,已經完全突破了農耕時代傳統農業經濟的藩籬,正在向著產業化、集團化的方向挺近。正因為如此,方興未艾的生態產業,前景才輝煌燦爛。 忠信有礦產嗎?有,這里的螢石礦、鉛鋅礦儲量大、品位高。已經有多家采礦企業。見過一家在400以下的地層深處開采螢石礦的企業,完全是環保型的。礦產的開采,或許會成為忠信的另一個經濟增長點。 忠信文化積淀深厚,獨特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最美的風景,尚未開發的旅游業,如朝陽升起,激蕩人心。“傳奇福清山、坑尾馬跡茶、靈秀太姥山、雄渾畢嶺關、古道蘇州嶺、上同一百間、三江水源地”等等,皆是人世間極為難得的風景勝地。 忠信神話,并非虛無縹緲,而是可見、可感、可思、可觸。那是孕育中國夢的種子,又是踐行中國夢的瑰麗現實,或許,這就是忠信篤敬的深層次內涵和延伸吧。 沈世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