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返鄉網上開農場特色農產品賣得俏
| 2015-10-27 15:19:02??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王慶昌向顧客介紹浦城薏米
王慶昌在打包農產品 “薏米10斤、赤小豆2斤”“鴨蛋20斤”“紅豆5斤”…… 10月19日,在臨江水東新村的一座三層小洋樓內,隨著一聲聲“叮咚”聲,“浦城縣衍森農場”網店的掌柜王慶昌在網站上完成了一單又一單買賣。他告訴記者:“平均每天要成交20多筆,有買浦城薏米、丹桂的,也有買紅豆、酸棗糕的……不過最近好幾樣產品都賣斷貨了?!?/p> 今年29歲的王慶昌是山下鄉水門村人,2008年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畢業后在福州駕校當理論教員和經營小吃店。說起自己的經歷,王慶昌發出不少感嘆。大學畢業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也改嫁了,家中只留下年邁的奶奶。后來雖覓得如意伴侶,但奶奶一直是他的牽掛,為了能更好地照顧老人,他一直苦苦尋找著回鄉創業的機會。 愛網購的王慶昌發現,網上的浦城特產賣得特別好,于是便萌生了回鄉開一家賣浦城特色農產品網店的念頭。他鼓起勇氣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是大學畢業正從事醫藥營銷的妻子,不想妻子竟滿口贊成,這讓王慶昌大感意外。一番交心交底后,夫妻倆于2013年踏上了回鄉創業的旅程。 回到家鄉,夫妻倆馬上開始自己的涉“農”計劃。他們一邊在網查找相關資料,一邊在自家的田地里種上薏米、黃豆、紅豆、赤小豆、綠心黑豆等品種的農作物。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田間的各種農作物長勢良好。農產品產出后,他們申請辦理了“浦城縣衍森農場”,由于在農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線上銷售較為火爆,銷售過程中受到不少顧客的好評,他家的網站上網評1000條中,僅有8條中評,1條差評。 一段時間下來后,王慶昌發現自己種出來的農產品,遠遠不夠銷售。為了尋找到穩定的優質貨源,他經常到各鄉鎮尋找農家自產的農產品。有一次,他在臨江鎮鐵爐村偶遇一片長勢良好的赤小豆,為了收下這批產品,王慶昌便連續七天在早上從山下開車到臨江,等候前來采摘的主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第七天等到了這家農戶,很快王慶昌與該農戶達成協議,往后的赤小豆全部供應給他。為了讓顧客及早收到產品,他還特地將總部設在臨江。 “健康之道養生為先,養生之道五谷為先,21世紀,健康與養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蓖鯌c昌說,做農產品就是做良心。在王慶昌種植的農產品品種中,很少使用化肥和農藥。2013年秋天,北京的一家禮品公司網上訂購了“浦城縣衍森農場”的1公斤薏米。公司拿到產品后進行詳細檢測,發現各指標準都低于國家標準,且無農藥殘留物質。隨后,該公司每月定期向“衍森農場”訂購近100公斤薏米和酸棗餅等產品。 如今,“浦城縣衍森農場”已在線上銷售20多個產自浦城的農產品,月均訂單約為600單。今年前9個月營業額已達20萬元。王慶昌說,隨著客戶越來越穩定,他已把在外打工的小舅子請回來幫忙。明年,他打算與水門村村干部一起發動村民,利用荒山邊角地種植農產品,一方面保證農場貨源,另一方面也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提供創收途徑,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后期,他準備利用自身在農林大學里的學習的技術優勢和人脈優勢,在村里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種植香菇、木耳、竹蓀等產品和開展野兔仿生態養殖。(柳志勇 葉永仕 張依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