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獅吼
| 2015-09-01 11:07:29??來源:浦城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 流火七月的這一天。我,不,好多男女老少徜徉于京郊宛平盧溝橋。一來到這里,思緒不由得穿越時空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游走。不想說,這只是為了看一看風景,或者僅僅是親近盧溝橋的獅子,以及宛平城里鐫滿故事的古跡。 北京有句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橫跨永定河的這座聯(lián)拱石橋,建于1189年,總長約266米。在橋面281根望柱上,雕刻著501只獅子。他們的形狀多不相同,有的端坐在石柱上,好像沉思默想;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雙目凝神,注視橋面;有的側身轉首,兩兩相對,好像在交談;有的低著頭,好像傾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戲;還有的小獅子似乎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撫按在地上……匠心別具、栩栩如生的獅雕一問世,很快蜚聲中外。意大利人馬可·波羅驚嘆"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斗轉星移,不知道歲月帶走了多少往事。痛苦或者歡笑,都已經(jīng)被永定河水洗褪。在我心中,唯有盧溝橋那幾百尊石獅,才是京華榮辱的守望。太久遠的不說,它們一定見證過百年滄桑。清朝政府土崩瓦解以后,中國仍是軍閥混戰(zhàn),戰(zhàn)爭迭起,社會失序。于是日本軍國主義有了可乘之隙。1931年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接著又蠶食華北,幾年間北平的東、北、西三面都被日軍和偽軍控制,位于西南部的盧溝橋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為了占領這一戰(zhàn)略要地,進而將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日軍于1937年7月7日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是日深夜,日軍首先向中國軍隊開火。"嗒嗒嗒……"密集的機關槍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中國守軍立即還擊。但由于眾寡懸殊,守橋部隊傷亡較大,只得暫時退守大橋東頭的宛平縣城。第二天凌晨,日軍拉來大炮,增加兵力,瘋狂地向宛平城撲來。中國守軍冒著敵人的炮火頑強抵抗,在殺聲中把日寇趕出了縣城。當晚,大刀隊員們又悄悄地摸到盧溝橋,揮舞大刀殺入敵陣,直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頭鼠竄。激戰(zhàn)時,疾風凄厲尤似獅吼,大刀隊員越戰(zhàn)越勇,一鼓作氣全殲強占橋頭的日軍。盧溝橋重又回到了中國軍隊的手中。 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chǎn)黨就通電全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號召全國軍民團結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獅吼了,天怨了,人怒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從此拉開了。 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生存,14年,整整14年與日本侵略者的生死之戰(zhàn)。矗立在盧溝橋東頭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展示著大量史料,客觀生動地反映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概貌,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用3500萬軍民的鮮血和生命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全過程,錚錚鐵證,揭露了日寇的殘無人性,犯下的滔天罪行。 70年過去,告別了一個苦難深重的時代,盧溝橋的獅子未改初衷,還是那么靈動,執(zhí)著無悔地守望。走近它們,其身溫熱暖手,其聲猶縈耳際,令我忍俊不住俯身聆聽,再聆聽…… 猛然間從身旁傳來雅氣的童聲:"爺爺、爺爺,日本鬼子還會過橋來殺人嗎?" "還真得提防著點。"霜鬢白發(fā)的爺爺不假思索地回答。老者輕輕撫摸望柱仰天長嘯的獅子,語重心長地告訴孫兒:瞧"它也在提醒大家伙呢!"…… 我默然良久。是啊,時光漸漸舒緩了受害民族的悲愴。可是,加害予人的一方是否知罪?他們的后代是否正視歷史,從靈魂深處重建良知?我在想,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啟迪人的教材。戰(zhàn)敗投降70年了,日本還在不斷模糊處理"過去"的事實與責任,一旦找到機會,還擺出一副否認的姿態(tài)。更有甚者,一次次試圖突破戰(zhàn)敗國的底線。看看日本政壇,安倍晉三一批政客又是參拜靖國神社,又是制造釣魚島事件,又是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又是南海攪局,又是……這幾年演出了多少鬧劇而又并非鬧劇。我想說,這代人尚且如此,他們的后代又將何為? 盧溝橋獅吼無聲,清平世界還在路上。以史為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警覺鬼魅不散的陰魂,我們,所有善良的國人,都應該心里有數(shù)! (張先強 作者系福建省浦城縣老促會會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