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序曲(中)
| 2015-07-15 10:31:33??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暗渡陳倉 打忠信 越漁梁 暫時甩掉追兵跳出埋伏圈的先遣隊將士心情并不輕松。與黨溪村毗鄰的巖步村群眾向我們這樣描述那天的情景,“我聽我父親說起過這件事。那時,我父親19歲了,我的爺爺是以采藥為生的,父親很小就跟我爺爺學采藥。那天,我父親背著一大筐采好的草藥,從密林中鉆出,父親說,他看到對面山腳下的小路上,急速走來一支隊伍,隊伍很長,望不到尾。路的前方,一個樵夫好像全然不知迎面走來的隊伍,他坐在路邊,抽著煙,身邊放著一捆剛的下的柴草。他好像并不知道危險正一步步向他逼近。父親想大聲提醒他,又擔心當兵的放槍,心里正七上八下,突然,這個樵夫像猿嘯一樣,對著兩邊的青山發出悠長的呼嘯。頓時,兩旁的青山中、草叢里、密林處,鉆出一個又一個當兵的,高興地歡叫著向山下跑……” 跑下山的,正是奉中革軍委命令前來接應的廣浦縣蘇紅軍獨立營以及浦西特區蘇游擊大隊。 “他們又是擁抱,又是握手,笑聲、呼聲響成一片。不過,只一會兒時間,那些從山下跑下的兵,帶著那支長長的隊伍,又飛快地繼續走了……”老鄉停了停繼續說,“隊伍轉了一個山彎,慢慢走遠了。我父親看看太陽已過正午,便扒開草叢,準備從小路插回家。突然,隊伍的后面傳來一陣噼厲叭啦的槍聲,沉悶的槍聲在山谷間久久回旋著,我父親急忙翻過山頂,往山那邊看。只見山腳下那片壟田、半山腰藏著很多兵,一齊往后面打著槍,特別是幾挺機槍打得特別猛,長長的火舌連遠處也看得清清楚楚,間雜著從山上飛出許多東西(注:手榴彈),那東西一到地,就炸得特別響,一團團黑煙瞬間從地上升起往天上竄。不遠處的國軍隊伍很亂的樣子,特別是后面,像炸了窩的蜂群似的,你擠我推地往后退……” 這次戰斗,便是尾隨先遣隊后面的49師前衛部隊與先遣隊斷后部隊及廣浦獨立營的遭遇戰。伍誠仁師長被南昌行營嚴厲訓斥后,一改往日小心翼翼的打法,率精銳輕裝冒然急追一上午,便與先遣隊斷后部隊接上了火。 往浦西老蘇區休整的意圖已經暴露。國民黨軍已開始派重兵把守江浦線。軍團長尋淮洲在中央代表曾易洪的百般阻撓下,只好令參謀長栗裕急電中革軍委,說明調虎離山先攻忠信然后再找戰機突破江浦線入古樓老蘇區的軍事布署。 忠信鎮耄耋老人回憶那次戰斗是這樣說的,“我記得好像是太陽快要落山時分,小街兩旁沖來很多紅軍,直撲縣中隊駐扎的那個地方,我家的土墻縫正好對著中隊那個地方。只見麻臉連長剛出門不遠,一見紅軍,當時就嚇得呆在那里腿一直打顫,然后,一轉身殺豬般嚎叫‘赤匪來了,赤匪來了’,邊說邊撒開雙腿兔子般竄回中隊部。緊接著,密集的槍聲響起,橫雨般的子彈呼嘯而來,像一把把鐵掃帚似的,把屋里沖出來的人全掃倒了,一顆炸彈飛到中隊部邊上的爛泥塘里炸開了……整個小街上到處響起號聲、槍聲、喊殺聲,伴隨著刺刀與刺刀‘吭吭嚓嚓’的聲音,那些曾經幫還鄉團作威作福的家伙,現在一個個跪在地上哀嚎……” 有3個敵人從中隊部后門的田埂上往山里鉆。先遣隊最小的戰士小石頭發現了,正要舉槍,尋淮洲緊抿著嘴,一言不發制止了小石頭。小石頭正迷惑不解,參謀長栗裕淡淡一笑:“讓他們通風報信去吧!”。先遣隊風卷殘云般滅了這股敵軍后,快速打掃完戰場,在浦西特區蘇游擊大隊的帶領下,以極快的速度穿過管九、排柵、上碧、茄羅等村莊,到達位漁梁嶺下的漁梁村。 與此同時,氣喘吁吁跑到仙陽的3名敵軍,向防守在仙陽的735團報告了忠信遭襲的消息。很快,南昌行營傳來電令“此股赤匪乃匪巢流竄之寇兇惡之極也,江浦一線防守甚密,赤匪極有往東竄炭塢(注:炭塢曾是廣浦縣蘇政權下轄的炭塢區蘇政府所在地)舊巢威脅我龍泉一部之企圖,49師速抽一旅與浙保團合圍之?!?/p> 正當敵軍以為我軍可能回師往東進擊龍泉,重新調兵遣將時,先遣隊已趁夜色靜靜埋伏在江浦線漁梁村一線。由于敵軍誤判我軍將向東進擊,所以,往西一線的江浦線警戒就顯得稀稀拉拉。正當先遣隊選準一薄弱防線準備穿越時,遠處突然傳來汽車郁悶的鳴笛聲。幾束昏黃的燈光忽明忽暗由遠而近。 “干掉它!”尋淮洲低低發出戰斗命令。 瞬間,幾條黑影躍上公路,急速在公路上布下拉絲雷炮后,又迅速撤回公路兩旁臥倒埋伏。燈光越來越近了,只聽“轟”的一聲,一團火光沖起,沉寂的漁梁村頓時響起炒豆般的槍聲。十分鐘過后,漁梁村又陷入一片寂靜。戰斗結束后,紅軍戰士才發現剛才截獲的是國民黨一輛運兵車。六連綽號叫“小石頭”的小紅軍和與他一般高的廣浦獨立營小戰士張寶蘭正各押著幾個俘虜往集中地,六連長叫小石頭把俘虜交給張寶蘭后,帶著小石頭等又急匆匆趕往漁梁嶺下破壞了一段公里和電線,以防后續運兵車趕來支援。大隊人馬則快速越過江浦線往西古樓老蘇區急進。第二天中午,待防守仙陽的735團回過神來急馳漁梁支援時,先遣隊全部人員已全部進入浦西特區蘇政府下轄的古樓境內。 40多年后,漁梁村村民葉盛言自豪地說:嘿嘿,當年還是我帶的路哦,紅軍是經花墻頭、麻山、大坑沿,翻過蔡家嶺到達與古樓毗鄰的上下洋的。 77年后,我們在古樓石村見到了當年還沒有槍高的小紅軍張寶蘭。說起這段往事,張老大手一揮,開心地說:“槍聲一響,我就沖上去了,一把抓起一個俘虜……” 軍民魚水老蘇區古樓情 “那個人多吶,當年紅軍還住過我家呢!”古樓一耄耋老人一見我們,便滔滔不絕打開了話匣,“當年紅軍就住在我們這沿線三四公里的石村、村尾、楓樹下、八佛殿、巖前、古樓、潘處塢、橋頭十幾個村莊。一個排哨一直放在和廣豐交界的章墩頭哦,隊伍那個長呀,看都看不到頭。”老人興致勃勃向我們描述著當年的情景,“那時我們古樓老蘇區的百姓可真不含糊,雖說有十幾個村莊,但房屋不多呀,才四、五百棟吧?但自己的親人回家了,再怎樣也不能讓他們受風寒呀,我記得隊伍里有一個叫“小石頭”的小紅軍長得也就差不多和我一般高,可人家那個精神呀,嘖嘖嘖,還會叫我認字呢。呶呶呶,就是在這塊空地上叫我寫字的?!崩先诉呎f邊指著前方不遠處的一塊空地繼續說,“隊伍回來的時候,正值青黃不接的季節,又一下子來了這么多隊伍,但我們老蘇區的百姓那個真個不含糊、不含糊呀,我們摘下未成熟的南瓜、玉米,對了,我家后山那片玉米也全摘了,哈哈哈,不心疼哦,只是后悔當時為什么不多種點玉米啥的……” 先遣隊的到來,給日益緊張的浦西、浦北蘇區帶來了短暫的寬松與安定。在蘇區的日子里,年輕的紅軍戰士幫群眾挑水、修屋,識字的戰士在門前的空坪上用樹枝一筆一劃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小石頭自從加入宣傳隊以后,寫起標語來總是有板有眼很是認真。古樓村中那幅用紅墨汁書寫的“打倒國民匪黨”的標語,似乎仍在向我們述說著當年那段往事。 回憶起先遣隊領導人在古樓期間的活動時,老紅軍張寶蘭是這樣說的:“那時,只知道首長們很忙,很少出屋子,門關得很緊,就連警衛員也很少進屋。里面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只記得和我住在同一排屋的那個叫“小石頭”戰士,畢竟是瑞金來的,知道的事就是多,他說有時軍團長命令部隊散開,而政委又要他們撤下,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說,從瑞金出發以來,一路走呀打呀的,很多戰友都犧牲了,這大半年來仗打得真是點憋氣……特別是那狗養的49師,整天像狗一樣跟在后面,打又不讓打,心里真不是個滋味……” 其實,張老描述的這個情景正是政委樂少華呆板執行“左”傾冒險主義在古樓蘇區的真實寫照。在先遣隊到達古樓前,浙南某縣的農民暴動起義已被國民黨當局鎮壓,宣告失敗。軍團長尋淮洲和參謀長栗裕認為,既然起義已經失敗,而且隊伍在遠離中央蘇區根據地的情況下,經過2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傷亡慘重,希望能在閩北古樓老蘇區適當休整、補充兵員。更何況閩北分區委已致電朱德稱:石陂等建浦區蘇計劃八、九、十等三個月擴大紅軍1000名。但政委樂少華認為軍團長尋淮洲這是“對革命喪失了信心,心存畏難情緒”,于是動用戰時政委裁決權,對尋淮洲軍事部署進行干涉。年輕的僅21歲的尋淮洲為此十分煩悶,整天把自己關在屋里苦思冥想下步行動方案。政委樂少華卻拿出中革軍委電令“限于本月10日,絕對不得延遲等待”軍令,強硬干涉先遣隊必須無條件北上浙江。而此時,浙江國民黨軍已在浙閩交界的各個關隘路口布下重兵,就等紅軍自投羅網!(趙巖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