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四季綠 林下雞鴨歡
| 2015-06-09 15:32:26??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郁郁蔥蔥的丹桂林里,一只只土雞自得其樂,它們有的互相打鬧,有的在“閑庭信步”,有的站在枝頭“引吭高歌”,有的在低頭覓食……隨著主人“咕咕咕”地喚了幾聲,成千上百只土雞飛一樣地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爭先恐后地搶奪食物。6月2日,記者在臨江鎮錦城村土名黃壩的山谷里看到一幅生態養雞圖。 雞場的主人叫卜仕興,石陂鎮人,養雞已有十多個年頭了。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家住錦城村的姐夫300多畝丹桂林下空氣好、無污染,非常適合散養土雞。經過幾個月的籌備,當年就買來2000多只石陂土雞苗,當起了“雞司令”。萬事開頭難,由于缺乏養殖經驗又不懂防疫,雞仔陸續出現死亡,才3個月時間就死了三分之二,損失慘重。但他不服輸,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第二年,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東拼西借來幾萬元,又購回2000只雞仔,邊搞養殖邊學技術,平時通過購買了大量土雞養殖方面的書籍,上網查找信息,向專家請教等方式學習,很快掌握了配制飼料、防疫消毒、飼養雞仔、解剖病雞等全套養殖技術。 “丹桂雞”養大了,銷路怎么解決?剛開始幾年,卜仕興每天除了管理雞場的日常工作外,還要騎著摩托車載著土雞,走街串戶,上農貿市場,各鄉鎮的不同墟場進行售賣。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散養的雞質量好,口碑不錯,“丹桂雞”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很多客商都上門進貨。雞場經過五六年的發展,養殖規模從最初的2000只到年出欄達兩萬多只,年收入在十萬元以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天有不測風云,正當卜仕興的養雞事業蒸蒸日上時,2013年爆發的禽流感,讓他一下損失十幾萬元,也讓他的事業再一次跌入谷底。但卜仕興沒有灰心,經過這兩年的辛苦打拼,雞場又步入了正軌。 “散養出來的土雞,不僅生態、綠色,由于散養的雞活動范圍廣、時間長。所以肉質要比圈養的家雞更鮮嫩,身上不會有多余的油,湯汁十分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碧崞鹆值厣鷳B雞養殖的優勢,卜仕興如數家珍,他說,它們吃的是蟲、草和草籽,喝的是草葉上的露水,全部是純天然食品,無任何污染。林下養雞是有機綠色食品,丹桂林不僅可以給雞提供天然的食物,而且雞糞還增強林下土地的肥力,且沒有污染,達到“林雞共生”。因此他散養的“丹桂雞”也成了市場搶手貨,浙江龍泉、松溪等地的客商紛紛上門采購,目前,雞場里1萬多只成品雞已銷售一空。 說起今年的打算,卜仕興看著山場,“這里光照充足、避風向陽,病蟲害又少,真是個養殖的好場所。下半年,我打算在林中再養8000只番鴨,當個“雞鴨司令”,一年掙上它個二三十萬元。”(左賢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