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門井傳說
| 2015-01-06 16:49:50??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雙門井村座落在匡山山麓,到處是看不厭的景,到處是猜不透的謎,到處是聽不完的傳說。 從前,唐衛國公李靖有個后代李馱宣,居住龍泉木岱,他賦性敏捷,愛游林泉。有一天,他到浦東游山玩水,發現了土名雙門井的這片偏僻谷地。見這里山川拱固,風門重關;泗水縈回,腰帶緊系;奇峰顯著,掩映霞輝,不禁歡喜萬分,遂舉家遷此定居。他們開辟田園,興建華夏。嗣后,枝繁葉盛,人丁興旺,至今已20余代。 雙門井因匡山和村前兩溪交匯處有兩眼天然井而得名。兩井并排如兩口鐵鍋,泉水四季不枯,深不可測。有人挖整根竹扔下井不見竹尾,又傳說曾有在富嶺溪抓魚的鸕鶿從這里鉆出。雙門井村地勢外高內低,四周梯田如疊,呈燕子窩型。山勢風門緊閉,通外界兩條路,一去浦城,一去龍泉,都要各翻一座山,有坡作門,故稱“雙門"。 雙門井東面是龜山,即從浦城進村方向,高處可見這是一只大龜,爬向高處;南面是真武山,好像一位將軍端坐案前部署軍事,西北面是匡山。西面是豬嫲山,民居多依山包而建,傳說這是為了吸豬嫲奶,所以雙門井人好歹不愁吃的。不是嗎?后門山上各種山果、蘑菇和竹筍等夠他們吃的了。 因為雙門井是燕子窩形,居住在窩里的“燕子”(人)愛清靜,最怕外來的吵鬧。正月里雙門井不歡迎龍燈進村,要舞龍只能在村外舞,龍燈帖子也只能放在村外社公廟里。燕子窩里那能由龍來舞呢?傳說有一年外地一隊龍燈竄進村來,害得全村收成不好。破了財,正月里雙門井的人舞的是獅子燈,也歡迎獅燈進村,因為獅子是森林之王,受到大山里的人崇拜。 從前,村中有兩塊孤立巖石,形狀極像狼狗,半臥在地,桌子般高,望著村前,像在警戒,人們叫它石狗。有這兩只條石狗,村中四季平安。村后通匡山的山崖上,高聳著兩根石柱,百丈高,人們叫它石蠟燭。原居龍泉的李氏祖先給雙門井的子孫在龍泉留下大筆財產,有七個山場、七口魚塘、七家店面、七座倉廊,由于管理不便,屢遭外縣地主豪強的侵占。雙門井人常與侵占者打官司,官司總要打到杭州府。這時候,村里大部分男人去打官司,留在家的人們可以從神奇的石狗、石蠟燭的身上看到消息:如果官司贏了,那對石蠟燭就會亮起來;如果官司不順,石狗身上會流出血,村里馬上派人帶上銀兩去杭州支援,往往能轉敗為勝。 后來。石狗、石蠟燭會傳遞信息的秘密被對方地主知道了,他們收買了個道士到了雙門井。道士騙取雙門井人的信任后,就說: 你們村有兩條石狗不好,因為兩狗會吵架,所以你們常與外面人打官司;如果除去一只狗,剩下一條狗責任心就更強,會更好地看護村子。雙門井人聽信了道士的話,毀壞了一條石狗。結果留下的狗哭喪著臉,失去靈氣。同時村后門山上的石蠟燭也突然倒下一根。更糟的是,以后再打官司時,石狗、石蠟燭再也不會報消息了,雙門井的人開始輸官司,最后在外縣祖家的財產都被外縣地主霸占去了。 早先,雙門井人才代出,文武兼有。后來山外的地主眼紅,就收買個風水先生來破風水。風水先生勸雙門井人把村后橫山崗挖開,引風水進村。雙門井人相信了,結果,在山崗上挖出七簸箕田螺,田螺幾乎全都挖死,只有兩只還會動。后來雙門井再出一文官、一武官,以后就再沒出人才了。從此雙門井人再也不相信什么道士、什么陰陽的話了。他們安心種田,愛護森林,勞動致富,過著安穩的日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