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的來歷
| 2015-01-06 16:15:41??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整理人:邱文彬 從前,匡山是一座光禿禿的山,人們叫它荒山。山上住著李森、李林兩兄弟。他們一年到頭,從早到晚在山上辛辛苦苦地耕種,收成的糧食還填不飽肚子。不是他們不勤快,也不是他們農藝差,只因山上沒有樹木,下雨水沖泥,無雨地裂縫,這種地方那能長出好莊稼呢? 這年,景況還算好,到秋天收獲一苞蘿籽。兄弟倆望著這筐苞蘿籽犯愁:是當作二三個月的糧食呢,還是留作下年耕種的種子?想這想那,算來算去,覺得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他們回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父母生前給他們講的故事。 原來,很早很早以前,荒山上也長好多好大的樹木。因為有個皇帝要蓋宮殿,派來一支軍隊,幾天就把樹木砍個精光。從此,這一帶就成了荒山,山上的居民活不下去,紛紛逃亡四方,后來只剩下李姓一家。這年,李姓兄弟也先后遷走,只留下森和林的父母親。他們留在這里是想恢復荒山原有森林.因此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取名森和林。父母的愿望沒有實現,就在一個大旱災年雙雙死去了。父母臨死前,交待森和林:一定要種樹造林,一定要像愛惜生命那樣愛護森林。想到最后,兄弟倆決定用這一筐苞蘿籽去換回樹種,在荒山上植樹造林。 第二天,兄弟倆抬著一筐苞蘿籽下山了。他們走到泉山,越過仙霞嶺,一直走到廬山。沿途,他們找遍好的樹種,用二三顆苞蘿籽換一顆樹種籽,也在路上撿起好的樹種。筐中的苞蘿籽也是兄弟倆路上的口糧。為了多換樹種,他們寧可少吃、不吃。 三個月后,森、林兄弟抬著一筐樹種籽回家。回家的路上已經沒有苞蘿籽作干糧了,餓了只好吃野果野菜,找不到野果野菜就喝水充饑。這樣,在上荒山時,他們已餓得瘦骨如柴,累得筋疲力盡了。他們還是堅持把樹種子播下土中。等到從山腳播到山頂時,他們放下籮筐,就連站立的力氣也沒有了。身邊只剩一葫蘆水了,如果兄弟倆喝下去,還可以站起來,但是兩人推來讓去,誰也舍不得喝,因為他們知道剛播下的種籽需要澆水。最后,兄弟倆托起葫蘆,毫不遲疑地把救命的水灑在土中。 說也奇怪,滋潤的樹種籽,很快就萌出芽來,兄弟倆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眼睛慢慢地閉上了…… 森、林兄弟倆的舉動,被蒼天雨神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動地流下眼淚,化作陣陣大雨。于是那些樹種籽生命愈加旺盛,百倍、千倍地生長著。剩在籮筐里的樹種把籮筐神奇地脹大了,脹大得充滿整個山頂。 年復—年,荒山終于披上了綠裝,方圓幾十里都是茂密的森林。因為它們是李氏兄弟倆用籮筐抬回的樹種繁衍起來的,也因為脹大的籮筐把山改變成外高內低的筐形,后人就把荒山改名為匡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