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小故事 國策大宣傳
| 2015-01-05 17:10:39??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浦城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局 浦城縣計生協會 2004年以來,結合新形勢下計生工作的新特點以及我縣的實際,擺正了計生宣教工作首位意識,并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計生局、計生協會等多家單位協調配合,推出了“計生小故事,國策大宣傳”主題宣教活動,以故事為載體,把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樣好、優生優育知識、計生法規等宣教內容融入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之中,通過說故事、寫故事、畫故事、賽故事,以和風細雨的方式,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為全縣的計生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2005年底,我縣計生各項工作目標全面完成,保持了省計生工作一類先進縣的榮譽。 一、具體做法 1、建立健全計生故事會活動機制。 (1)、成立計生故事會領導組織機構。縣文聯及各鄉鎮都有組建故事協會,縣計生局在每個協會中都發展一名計生故事聯絡員。鼓勵計生工作者加入各地故事協會成為會員,并發展一定數量的計生故事員。該聯絡員除參加協會的日常活動之外,還增加了計生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參與縣人口與計生局、計生協會組織的各種重大宣教活動,采寫當地計生工作中涌現的感人事例,增加各地故事會活動中計生宣教的內容。石陂鎮宣傳委員羅建斌是計生故事聯絡員,2年來,他根據自己工作中的所見所聞,采寫和創作了5篇計生小故事,有2篇被收到縣級故事集中,其中1篇還被改編成故事畫。在布墩、龍根、南岸等村故事會中,計生小故事因其真實性和趣味性,成為村民最愛聽的故事。在布墩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故事會中,計生小故事《退錢風波》被評為最佳故事。 二是建立計生故事會日常工作機制。每季度由縣人口計生局與計生協會主持,召開全縣計生故事聯絡員聯席會,根據當時計生宣教工作的重點和熱點,確定計生故事宣傳的內容。對各別鄉鎮出現的難點和問題,出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去年第一季度,結合縣婦聯評選“十大杰出女性”活動,聯席會決定在全縣開展“關愛女孩”主題故事會活動。先后開展了“生兒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后人”等主題的故事會20多場,僅九牧鎮吳墩村就有6個二女結扎戶落實了節育措施。同時我們還建立了計生故事社會化機制。在縣委宣傳部的協調下,我們與文化、教育、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和團體共同組織,計生分管干部、計生管理員、農村青年、干部、教師、學生等各行各業人員廣泛參與。各單位和計生故事會員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資源優勢,為豐富計生故事題材和廣泛開展計生故事會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建立激勵保障機制。把計生故事有機融入計生宣教的各種方式之中。在計生宣教活動和宣傳品的制作中,計生故事成為了主要的表現方式。在活動資金的籌集上,主辦單位出一點,當地部門擠一點,聯動單位拿一點,共同合作,互利互惠。石陂鎮龍根村在縣文體局的支持下繪制了8幅故事畫和一個故事欄,在縣殯儀館的支持下建起了7個故事碑,在縣統戰部的支持下在廟堂內建立了計生故事角,在縣建設銀行、縣公路局的支持下先后舉辦了多場故事會。為提高故事隊伍的積極性,我作對全縣計生故事會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年度評比,對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每年組織一次全縣性的計生故事大賽,層層比賽,層層選拔,評出故事大王獎、優秀故事員獎。同時,把好的故事匯集成冊,印發全縣,激勵群眾性講故事活動深入開展。 2、夯實計生故事會活動陣地 (2)、開辟計生故事專欄。在歷年的計生宣教工作中,各鄉鎮、村都有計生專欄。我們在其中開辟部份版面設立了故事專欄,張貼各種計生小故事。縣計生局還組織文化館、中學美術老師等一批專業人員,深入農村,畫故事墻、出故事黑板報,把計生法規、婚育新風、獎扶措施等計生宣教內容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宣傳。計生故事會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已繪制含有計生宣教內容的故事畫60多幅,出板報、專欄近百期。 (3)、編輯計生故事集。一是各鄉鎮、部門編輯的故事集中,計生故事都占有一定篇幅,計生故事宣傳融入全縣“小故事、大宣傳”活動之中。二是縣人口與計生局與計生協會共同組織人力編輯計生故事專集,為全縣計生故事會活動提供基本素材。這次會議上散發的《》就是在全縣200多個計生小故事中精心篩選出來編輯而成的。 (4)、設立計生故事講壇。利用各鄉鎮已經建立的村民文化俱樂部、文化中心戶、計生中心戶為基礎,借助農村群眾時常聚集的涼亭下、大樹下、祠堂里,作為開展計生故事會的主要平臺。如布墩村的故事擂臺區設在俱樂部內,龍根村在廟堂內開展故事會活動,“計生宣教入廟堂”,拓展了計生宣教的范圍和手段。 3、廣泛開展計生故事會活動。 一是借助宣傳文化陣地網絡開展“計生故事會”活動。在“三校”、活動中心、“三堂”等場所中設立計生故事擂臺,在“四榜”中增加“故事大王榜”,把計生示范戶、“好婆婆”、“好媳婦”、“少生快富”的典型評議上榜;在“文化中心戶”、“計生中心戶”中新設“計生故事之家”。 二是把計生故事會活動與計生宣教工作的其它方式有機融合。在計生文藝宣傳隊下鄉演出和廣場晚會中,計生小故事成為每次演出必上的節目。以計生故事畫為背景制作的折頁、小扇子等計生宣傳品成為群眾的最愛。我們還把外出經商、打工人員中的計生感人事跡編成故事,針對性地開展流動人口的計生宣教工作。 三是開展計生主題故事會活動。在節慶日,以晚會、文藝演出的方式,把計生小故事融于其中;在“7。11”世界人口日,開展以“世界的人口”、“中國的人口”等為主題的專場故事會、故事比賽;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頒布實施周年日,以計生法規、政策為主題,結合法律咨詢,開展計生故事會活動。通過主題故事會,帶動全縣計生故事會活動的蓬勃開展。 四是把故事會活動常態化。縣計生局組織全縣優秀故事員開展故事巡講活動。縣計生協會組織了一批熱心計生事業的老領導、老干部組成計生故事宣講隊,深入農村基層講故事。鄉鎮計生故事聯絡員利用墟日組織開展計生故事趕集。布墩等行政村則把每月的某一天或兩天設為“故事日”,由故事協會會員輪流為村民講故事。 二、取得成效 1、促進新型婚育觀念的形成。一是提高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法規以及獎扶制度的宣傳力度。計生法規以及獎扶制度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案例是故事的新鮮素材,群眾愛聽、易懂。九牧鎮計生協會會長兼故事員鐘長盛用故事自編了一本計生宣傳教材,深入140多個自然村,用案例說法,用故事解釋政策。群眾稱贊他是“知心人”、“熱心人”。2005年,九牧鎮政策符合率達91。6%。二是促進婚育新風深入人心。在全縣廣泛開展的“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中,故事以其題材多取于當地流傳的典故,群眾身邊的人和事,讓群眾聽來熟悉、親切,被吸引人,受感染,成為了宣教活動的主要載體之一。依法婚育、少生優生、優育優教、計劃生育丈夫有責、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等新型婚育觀念在融入通俗、有趣的故事之后,減少了說教的成份,增加了事例的證明,群眾印象深刻,易于接受。三是突出了“關愛女孩”行動的宣傳。在我們采寫和講述的故事中,“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后人”等主題的故事占了相當比重,“ ”、“ ”等故事成為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我們還舉辦了“巾幗風采”、“春蕾女童”、“陽光女孩”等多場主題講故事比賽,在全縣特別是農村營造了關愛女孩、關愛婦女的良好輿論氛圍。 2、營造了計生工作的良好氛圍。計生故事的取材重點放在群眾關心的“一法三規一條例”和群眾感興趣的優生優育等主題上,放在群眾喜聞樂見的婚育新風等奇聞趣事上,讓群眾聽來熟悉、親切。除口頭講述外,還以故事集、故事欄、故事墻、故事畫、故事報等多種形式表現,讓群眾易懂、易學、易講。故事會這種“用群眾的話、群眾的事教育群眾”的特點,為計生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去年5月份蓮塘鎮西巖村在開展工檢查工作時舉辦了一場故事會,取材于當地的《家規與國策》、《計生協會一家親》等故事影起很大反響,群眾自發打傘為故事員遮蔭。原先打算3個小時的孕前檢查工作僅40分鐘就完成了。 3、融洽了計生干部與群眾的關系。許多計生干部本身就是計生故事員,他們在采寫、編輯和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與群眾結下了密切而融洽的關系。九牧鎮的計生協會的幾名干部在會長鐘長盛的帶動下,白天深入田間地頭,找群眾交談,幫群眾干農活,側面了解計生光榮戶、遵紀守法戶、勞動致富戶、遵婆愛媳戶、超生子女戶等家庭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創作最鮮活的故事。晚上則用當地的語言,用正反不同典型的故事宣傳國策、宣傳婚育新風,深受群眾歡迎。每次下到村里,群眾都爭著請他們到自己家里吃飯。 2006年4月7日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