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場效應
| 2015-01-05 16:43:49??來源:大武夷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幾天,從莆田到浦城縣臨江鎮寨下村辦鴨場的吳建國終于可以睡上安穩覺了。 不久前,吳建國還一直在犯愁,前往鴨場必經之路涉及村民葉星珠的30多平方米菜地及丹桂附著物,由于租地移樹談不攏,路開不成了。后來,他向村民小組長葉友興反映了這一情況。葉友興及時入戶做工作,并向村支書李美亮匯報,村組認真分析,反復做工作,在確保雙方利益前提下,通過租地、買樹方式把地調出來。 “前些年,我到過晉江、衢州搞養殖,類似租地、用電的事遇到不少麻煩。寨下村這些事兒不但有人管,還一管就到位。”昨日,吳建國深有感觸說,寨下村網格化管理真靈! 近年來,浦城力抓村級組織建設“六要”群眾工作法和鄉鎮黨委“四力”活動等基層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今年3月,這個縣又開始推行農村社會管理“1+3”機制,即通過以農村村居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核心,結合村民約法、“六要”群眾工作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三項農村工作新機制的一體運作,推動基層社會管理服務轉型升級。機制的創新帶來了明顯的磁場效應,至目前,全縣組織干部入戶9.6萬余戶、收集社情民意3816條,結對幫扶2314戶、解決問題2387件,調處矛盾糾紛766件,辦理為民服務代辦件3359件。 “三級網格”覆蓋村民自治“真空地帶”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很多農民外出務工,使得一些地方的農村成為老人、小孩的留守地,形成政府“管不到、管不好”而村民又難以自治的“真空地帶”。 今年3月以來,浦城以石陂鎮、九牧鎮為試點,推行農村社會管理“1+3”機制,逐步向19個鄉鎮(街道)拓展。“1”是將農村村居網格化,以農村村居為單位劃分為三級網格,村居為一級網格,村支部書記任格長,掛村領導、工作隊長配合;村民小組為二級網格,由村民小組長任格長,村兩委或“六大員”配合;平安中心戶為三級網格,由中心戶長任格長,黨員或村民代表配合。同時,一級網格負責收集匯總情況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二級網格負責掌握信息動態、了解群眾訴求、收集代辦事項。各級網格積極參與和監督涉及自身利益的農村公共事務建設、社會管理等。 九牧鎮吳墩村新村建設要征用五保戶吳貴發4畝責任田,村干部多次上門做工作,老吳每次都以“我是五保戶,本身要社會扶持,地被征了沒保障”為由不肯征地。村民小組長李六清白天到老吳田頭幫活,夜里入戶談心,提出用自己的4畝良田給老吳交換,老吳被感動同意了,征地問題解決了。 改“全程代理”為“政府全程服務” 九牧鎮政府全程服務中心設置了土地流轉、勞動力服務、林業服務、農技推廣等10多個辦事窗口,每天各窗口的政府辦事員都忙著為村民辦事。自從改“全程代理”為“政府全程服務”后,九牧鎮不僅把服務沉到鄉鎮,還延伸至村組、到農戶。村服務工作站由鄉鎮派辦事員與村代辦員聯合辦公,全程免費為群眾代辦計生服務、村民建房用地、合作醫療補償、社會養老保險登記等有關事務,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公共服務。 吳墩村楊菊香的兒子在外打工被人騙到浙江金華做傳銷,其知情后欲擺脫魔爪,逃離時不慎墜樓,頭顱嚴重受傷,昏迷多日,花去巨額醫療費。村秘書、代辦員張玉全得知楊菊香家的困難后,向包村干部、政府辦事員李炳興反映此情況。李炳興整理好楊菊香家相關材料,向縣民政局、文明辦等單位求助,爭取到縣民政局下屬單位3年的困難補助,每年3000元,還幫其辦理了低保、殘疾證等手續。 “長效機制”激發凝聚多方活力 村民約法、“六要”群眾工作法和政府全程服務三項長效機制,保障了各項社會管理落到實處,激發了多方活力。 石陂鎮布墩村把“愛護林木,凡破壞森林資源者,責令補種毀壞株數10倍的樹木”寫進村民約法。前不久,一村民在風水林里偷砍了一棵松樹,被罰在公園里種了4棵丹桂樹。村支書卜水松說:“起先這個村民不理解,認為村民約法只是形式,沒想到動真的。村干部上門教育,村民相勸,講明風水林作為集體財產不可偷砍的道理,各家各戶簽字的村民約法是要認賬的,后來該村民主動交了罰款,種上了綠化樹。” 村民約法是按“六要”群眾工作法,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各家各戶同意簽字下制定的,由村民自己執行、自己監督。它不僅是村民的道德行為準繩,為村干部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同時也成了村干部的“緊箍咒”。 南浦街道躍進村村民約法規定:“當村干部不是為發財的,而是為村民服務的……”村干部按“六要”群眾工作法、村民約法要求,事事為村民著想,村里各項開支、項目招投標,都要向村民公開,接受村民監督。村支書吳桂清說:“村集體資產要管好,不能分光吃光,這樣才能對得起村民。”近年來,該村按村民約法要求,不亂花一分錢,把錢節省下來用于固定資產投入,增加村財收入,去年村財收入近300萬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