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交融 美麗小串
| 2014-10-22 10:01:51??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山水交融 美麗小串 作者:柳志勇 朱若冰 小串村位于石陂鎮東南方向的南浦溪畔,距集鎮約15公里,村域內有6個自然村,1200多人口,其中600多人口是上世紀60年代因舊館電站建設從南浦溪旁移民至此,是典型的移民村。村莊西面及南面為自然山體,東面及北面為水系,山水交融,環境優美。 水上作文章 走進小串,峰巒垂懸于清澈的碧水中,巖影波光,交相輝映。村莊沿湖而建,村民依山傍水而居。水是村莊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面的舊館電站水庫和北面的小串湖是該村得天獨厚的水上優勢。小串湖的水位較穩定,周邊農田環繞,該村已規劃在湖內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湖邊設置繞湖休閑棧道和濱水公園,在濱水公園內增加步道、景觀小品及娛樂休閑器材;將南浦溪小串段河岸的農田上改種花卉、果樹、油菜等植物,局部硬質駁岸區則進行多層綠化和垂直綠化。全面提升其水上的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實現“水清、河暢、岸綠”的農村水上環境。 同時,該村正計劃利用水上優勢,開展“農家樂”旅游項目,引導村民種植一些季節性水果,供游人觀賞、采摘。 面上大整治 針對村莊垃圾亂倒、污水亂排,影響村容村貌的現象,小串村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著重從“一清、二梳、三修”等方面開展全面整治。 目前,該村正在展開大規模環境整治,清除亂搭蓋和廢棄建筑物,清理村莊道路、公共場所、房前屋后垃圾,整理溝渠,做到人畜分離、雨污分流,保持環境整潔;將結合省上的移民政策,投入300多萬元,對村莊建筑進統一設計和風格的全面改造。對裸房統一以黑、白、灰為主,適當穿插淺綠、淡粉等清新淡雅色調進行粉刷或貼磚裝飾,部分將種上爬藤類經濟作物,形成墻面綠化,與山水村莊的物質吻合;對影響風貌的現代結構房屋的屋頂,統一使用傳統材料進行“平改坡”;對破損墻體進行全面修整,沿村主干道沿線的墻體,采用增高或增設女兒墻等方法,按地方特色進行修繕,對線腳、花飾等細部進行裝飾,使其更加美觀。 設施在完善 在小串村中部,一座占地600平方米的三層建筑拔地而起。這是該村今年3月份開工建設的文化活動中心,總投資85萬元,預計11月底前全面竣工。村黨支部書記孫麗新告訴說,文化中心建成后,省移民局將再投入10萬元購電腦、圖書、健身器材等,在此增設健身房、圖書室、棋牌室等功能活動室。并規劃結合文化中心建設新建一處活動廣場,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在此增設燈光、種植草皮,結合周邊空地配置村民健身活動設施。 “我們發現許多有旅游功能的村莊,都根據旅游線路設置旅游車輛集中停放場。”孫麗新說,考慮到未來發展的趨勢,正在著力打造“農家樂”旅游項目的小串村,也正在著手停車場建設,規劃在村莊入口和活動廣場處各建一個占地300平方米的停車場。村莊內部則充分利用宅間綠化空間鋪設部分草坪磚,作為住宅區公共停車場。同時,該村還將以現有的道路為基礎,規劃形成村內“環狀聯通”的網狀交通格局,構建快速對外通道,保證每家每戶都有公路通達,以滿足村民生產、生活需要。 前景更美好 讓移民“住得好、穩得住、能致富”是事關移民村穩定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各級政府的自身職責所系,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實施,成為推動移民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作為水庫移民村,小串比其它村莊擁有更多的優勢,省、市、縣移民局高度重視,投入移民后扶資金,大力支持小串村的新農村建設。2013年,該村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聘請南平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進行規劃,從居民建筑、村莊道路、配套設施、美化綠化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治,全力打造整潔有序、協調美觀的村莊風貌。 目前,小串村正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現狀,結合規劃,科學布局山、水、林、田、路、房的保護與建設,全力推進特色產業、民居、安全飲水等建設,開創具有山區特色的移民農村建設的新路子。我們相信,一個花園式的村莊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小串將很快呈現在人們眼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